其它分类 该来的终于来了,中国电商发展的风向果然变了!最近,阿里公布了新财年年报,许多人都只看到了国内用户超10亿,却没发现另一个“反常”转变,标志着阿里变了。 过去,阿里的核心商业指标是“年度消费者数量(AAC)”,即一年有多少人下单。但现在首次改成了“日活跃用户数量(DAU)”,即每天有多少人登录或使用,能直接反应平台的用户粘性。淘宝的转向是明智而且清晰的,当下电商流量已经见顶,把流量转化为“留量”才是唯一出路,用户粘性能直接拉升留量。 阿里去年以来的行动也正是围绕留量开展,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比如顺应电商自营趋势,推动淘宝天猫融合;把支付渠道开放给支付宝之外的机构;菜鸟自营物流送货上门,还承诺“不上必赔”等。 实际上,阿里只是电商风向转变的一个缩影,另外两家电商京东唯品会,都已经开始了转变。像京东正在物流上越走越远,为了最大限度为物流提速深入实体,去年从年挣400亿到倒亏30多亿,换来的是全国拥有1300多个仓库,30多万快递员。31天的周转效率,西方的亚马逊、沃尔玛等零售巨头都做不到。 唯品会则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不断扩大特卖边际,根据消费者需求,从曾经的服饰、化妆品特卖逐渐扩展到家电、数码等领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一方面则把服务做到极致,拉着顺丰上门退换货,加大人工客服等,满足消费者的售前售后需求。其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具有高复购率、高购买力等特点的超V用户,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37%。也就是说,用户粘性在持续增长。 过去20年,电商、物流行业的迅猛增长,极大地磨平了消费信息鸿沟,让西部地区大山里的人也能买到海内外的好货。20后年的今天,电商行业正扛起新的使命,不仅要让大家能买到,还要把好的服务带给每一个人,没有地域、平台之分。曾经的喧嚣浮躁、互相对标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拼服务、拼责任。当我们的电商企业纷纷披上服务、责任的铠甲,中国互联网的第二轮爆发就呼之欲出! 257 人 01 月 30 日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