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小课堂——NO.33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申报、建设
从2015年国函〔2015〕44号文件至2022年11月国函〔2022〕126号文件,国家共计批复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那么跨境电商综试区到底是什么样的园区呢?做什么的呢?有什么作用及相关政策呢?快快点击链接:跨境小课堂——NO.5 跨境电商综试区。
我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5年6月23日,杭州市出台有关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全国首个试验区,承载了国家对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视,也进一步完成的制度创新、监管创新等,详细分析详见(分析链接):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分析(连载)——杭州市。
本篇跨境小课堂就针对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申请及建设作出分析,为全国各地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申请及建设提供借鉴。

一、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申请条件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讨论了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有关工作;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先生介绍了申请跨境电商综试区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条件:
一是复制推广杭州“六大体系两大平台”经验做法的基础和条件;
重点复制推广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调整体系、平台建设情况,保障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基础。
二是外贸进出口规模,原则上重点考虑的是全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排名前10位的省市,同时兼顾中西部的发展,考虑到东中西部的合理布局;
根据已批复7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按照东中西区域分布分析,在考虑全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排名靠前的省市时,同时也向中西部等省市倾斜。

三是考虑有关的省市跨境电子商务和国内电子商务的规模,希望规模是较大的;
考虑有关综试区城市的跨境电子商务及国内电子商务规模,希望通过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载体覆盖,叠加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的出口政策,推动B2B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是申请城市所在的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工作,提交的工作方案具有创新的特色;
综试区城市多在地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不仅仅体现在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出台有关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资金政策,同时在提升自身服务平台的服务能级及完善监管单位的高效监管下,提出地方特色的创新方案,进一步为综试区的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落地方案。
五是这些省市是正式以省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过申请。
相关省份城市向所在地省市政府提交申请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请示文件,并附带《关于中国(XX)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提交申请,同时在报告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方案,以此增加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的“亮点”。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申请在具备以上条件后,同时因地制宜出具《中国(XX)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作为向国务院申请的附件),包括总体规划、跨境电商监管全模式、实操路径、监管信息化总体设计、商业服务配套总体规划、成效分析、创新产业配套服务(跨境商业创新)等板块,充分体现地方品牌特色、产业特色、创新特色,增加申请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加分项”,助力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落地,同时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后续建设提供“可视化”路径。
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
跨境电商综试区在获得国务院批复后,就开始进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筹备工作。
(一)成立办公室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工作首先是成立领导小组,通常是成立“XX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综试办”)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XX市商务局,同时就综试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
其他做法是:成立“中国(XX)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管理办公室”(简称“综试办”,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和统筹管理工作。
(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主要是复制推广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经验做法。

1、建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信息枢纽。通过建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各监管单位及市场主体,实现“一站式服务”;
2、建设线下产业园区,实现协调发展。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完善服务配套,同时与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等园区等融合发展,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
3、发展海外仓,推动B2B出口。创新海外仓建设模式,优化海外仓布局等,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发展壮大;
4、创新金融支付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设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信保资金池等,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交易能力;
5、简化通关手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监管单位实行“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一地报关、多地放行”,“一地备案、全国共享”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提升通关效率;
6、提升出口退税效率。实行出口退税无纸化,出台便利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的有效举措;
7、便利外汇交易结算。便利跨境电商收付汇,实现“一站式”服务;
8、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开展跨境电商统计试点,创新统计方法,强化数据整合能力,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9、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增强跨境电商发展动力。创新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创新供应链和物流服务,创新跨境电商风险评估机制等,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10、打造跨境电商品牌,促进提质增效。开展专项品牌建设行动,做大做强品牌价值,扩大优质产品出口,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11、加强人才培育力度,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各综试区加强与专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合作,建设跨境人才的培训机制,进一步为综试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跨境电商综试区必备载体
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是属于行政区域范畴,是“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新区域,所对应的企业、数据、业务等落地需要有相应载体支撑,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商业融合场所等方面,通过完善必备载体的基础功能板块、服务路径、政策措施等,打造属于本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核心载体。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
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目的主要是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载体,在此项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可以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优势,为新外贸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根据最新批复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及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地区)的数据分析,已经批复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暂未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的城市有43个(第四批1个,第五批13个,第六批11个,第七批18个);因此对于已经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地区)通过“商业融合”、“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必备“载体”进行融合、联动发展,为地方外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提供先决条件。
全国综合保税区分析详见: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分析汇总——完结篇
全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析详见: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场所(B型保税物流中心)分析汇总——完结篇
(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以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且围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开展的综合服务园区。产业园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抓手,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完善综合服务配套板块(包括跨境仓储服务、跨境账册服务、跨境物流服务、跨境支付服务、海外仓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为入驻产业园企业提供延伸增值服务的综合服务园区。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梳理详见:跨境小课堂NO.14——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同时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以核心,依托综合服务园区的功能优势,打造“校企合作基地”和“双创”基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人才孵化”业态,进一步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撑。
“人才+跨境”新路径梳理详见:跨境小课堂——NO.31 探讨跨境电商团队培训的重要性
跨境培训支撑梳理详见:《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三)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可设立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具体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已设立监管作业场所的城市尽可享受综试区所赋予的优惠、便利政策。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设立是开展跨境9610进出口、跨境B2B出口业务的必备条件,同时可联动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共享跨境电商服务生态、体系,打造属于地方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
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梳理详见:跨境小课堂——NO.12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
(四)监管创新
监管创新的建设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基础上,依托海关基础监管模式及围网外的商业综合大楼,完善服务配套,满足海关等监管单位的有效监管,开展“跨境仓提”等创新监管模式,打造“商业+跨境”新场景。
(五)商业融合(进口新零售/品牌出海中心)
“商业融合”板块主要包括“进口新零售”和“品牌出海中心”。
“进口新零售”:结合地市市场资源和消费习惯,全方位展现“1210”保税备货模式的便利性、优惠性、品质性,融合“商业+跨境”新模式,以全品类的形态丰富本地消费市场和服务消费者,实现“全球买”零距离。
“品牌出海中心”:统筹海关特殊监管区和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区的线下资源优势,指引传统企业数字化融入国际市场,推动本地特色产品出口,引领企业从“产品出海”升级到“品牌出海”,促进地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向更高质量、更大规模发展。
商业融合梳理详见:跨境小课堂——NO.29 跨境新零售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发展新高地,更是“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新区域。跨境电商综试区自2015年设立以来,经过7年左右时间的发展,服务、政策、制度等体系建设趋于完善,进一步支撑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2021年开展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考核以来,按照商务部关于开展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的通知要求,上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内容涵盖考核的全部内容,各综试区城市可参考上述内容,同时我们将对已批复综试区的实施方案进行分析(连载),邀请大家入群(添加微信QXYY20520,备注“入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