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有什么问题,那就请组织调查好了,我是能经得起调查的。”
浙江原交通厅长赵詹奇,在被双规的前一刻,
依旧咬紧牙关,大言不惭,拒不交代问题。

这些贪腐分子在落马之前,
要么侥幸心理爆棚,
要么猖狂对抗调查,
唯独没有敬畏和愧疚。
当年赵詹奇接受组织调查前,
就像电视剧中的祁同伟一样,
还在幻想着上位副省长。
这不是文艺作品的演绎,而是活脱脱的现实情节。
那是2006年的7月26日。
西湖岸边的一间高档茶室里,
交通厅长赵詹奇正在和自己的情人幽会。
两个人正在聊天的时候,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号码,赵詹奇立刻示意情人噤声。

然后他赶紧清了清嗓子,
随即接通电话,用一种谄媚但又不失风度的声音喊了声“乔书记”。
电话那头的人,为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
乔书记开门见山,说是要找他谈一次话。
对面的情人发现,赵詹奇的脸上渐渐泛起了笑意。
乔传秀当时是分管组织工作的。
组织部门的一把手找自己谈话,肯定跟升官有关。
原来,赵詹奇当时已经听到了传闻,
他有可能会更上一层楼,接任副省长。
电话接完,赵詹奇顾不上情人,立刻赶去了省委。
十多分钟后,当他迈步进入乔书记的办公室时,
脸上原本的期待和喜悦却陡然消失不见了。
因为在办公室里,除了乔书记,还有另外一位领导。

另一位领导,是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长陈艳华。
时年57岁的赵詹奇,八十年代初期就走上了领导岗位。
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
一旦纪委找某个人谈话,十有八九不会是什么好事。
他刚刚坐定,乔书记没有多余的寒暄。
领导表示这是组织给他的一次机会,
希望他能实话实说,交代自己的问题。
赵詹奇的大脑已经停止了运转。
但内心深处似乎有一个声音在极力提醒他:
千万不能懵逼,绝对不能说自己有问题。
只要咬死了不说,他们能奈我何。
在稍微定了定神后,赵詹奇开始支支吾吾的顾左右而言他。
他先是说自己没有问题。

然后又一口咬定,自己绝对能经得起组织调查。
那种“咬死嘴唇不松口”的态度,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视死如归的李玉和呢。
赵詹奇在领导面前敢这么耍横,
一方面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
另一方面,从他早年参加工作算起的话,
已快到退休年龄的赵詹奇,早就是官场的“老油条”了。
然而当真遥想当年的话,
别人不知道,可他的妻子也知道,
那时候的赵詹奇也是一个有为青年。
赵詹奇和共和国同龄,他是江苏宜兴农村人。

家中兄弟姊妹六个,赵詹奇排行老二。
他当年没有上过大学,六十年代在南京念的中专。
1968年毕业后,赵詹奇便到杭州参加了工作。
此后直到2006年落马,整整38年的时间,
他从当年的制药厂工人,一步步成为了厅局级干部。
当年刚分配进入杭州制药二厂时,赵詹奇工作十分勤勉。
为了钻研和熟悉车间的各种设备,加班是常态。
年底获得的奖金,赵詹奇往往也会让给别人。
正因为勤勉和拼命,他才能获得同厂一个女生的好感。
两个人后来相识相恋,并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所以在恋人和妻子眼里,那时候的赵詹奇妥妥的一个有为青年。
每次把奖金让给厂里的同事,
赵詹奇都会把自己三十多块的工资如数上交给妻子。
正因为如此,多年以后他被组织调查,
妻子说什么都不肯相信。
“当年他都是让钱给别人,他怎么可能会做那种事呢。”

赵詹奇年轻的时候,他确实不会干这样的事。
也正因为如此,仅仅工作几年后,
赵詹奇就成为了药厂动力设备科的科长。
这是他仕途生涯的起点。
紧接着,他又从药厂调任医药局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这时,他的仕途升迁步入了快车道。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赵詹奇正好赶上了“干部年轻化”的好政策。
34岁那年,赵詹奇就升任了拱墅区区委副书记。
在拱墅区的一二把手岗位上,他摸爬滚打了整整10年。
九十年代初,赵詹奇正式进入了交通系统。
他先是担任了杭州市交通局长一职。
正是这次仕途上的转变,让赵詹奇接下来的人生发生了变化。
担任交通局长期间,他正好赶上了绕城公路的筹备和建设。

投资70亿的工程,让赵詹奇有了更多直接接触钱的机会。
多年以后,当他正式落马被起诉,
显示其收受贿赂的时间,正好和公路工程的开工是重叠的。
绕城公路开工的同时,钱塘江三桥也上马了。
正是这一系列的大工程操作,显示出了赵詹奇的魄力和才能。
省市领导看重他,直夸他是能干大事的事业型干部。
于是在担任交通局长五年后,
赵詹奇被调到了发改委担任副主任。
就在这一年,萧山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他被任命为工程的副总指挥。
谁都没有想到,机场建设的过程中,
整个工程成了赵詹奇的“摇钱树”。
开工之后,大批的建筑商和包工头前来承揽业务。

作为副总指挥,赵詹奇就成了商人老板们“供奉”的对象。
彼时,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总毛建强,
既是赵詹奇的宜兴老乡,
也在他担任拱墅区区长时一起共过事。
所以在招投标期间,赵詹奇对毛建强便格外关照。
机场物业楼工程招标时,他直接帮毛建强推荐入围。
后来的加油站工程,更是没有招标,
赵詹奇就直接让毛建强拿到了这个大工程。
与此同时,他还把毛建强的妻子,安排进了航空投资公司上班。
这么帮助自己,毛建强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1998年过年期间,他邀请赵詹奇和儿子一起聚餐。
席间,毛建强拿出了一个5000美元的红包送给了赵詹奇的儿子。
此后毛建强如法炮制,又送给他儿子5000美元。

两次送红包的行为,赵詹奇都未加以阻止。
私下里,赵詹奇喜欢打麻将。
毛建强通过各种方式,利用搓一把的契机,
又先后给了他共计8万元。
每次出国考察,吃穿住行的一应费用都是毛建强拿的。
光是这一笔开支,赵詹奇就收了8000美元。
2001年赵詹奇搬新家,毛建强又是特意送物送礼。
他更大的“投资”,都对准了赵詹奇的儿子。
儿子留学归来成立了贸易公司,
毛建强直接拿出36万,让他去买车。
为了拿到更多的建筑工程,
毛建强后来更是决定,每年要给赵詹奇20万。
于是,赵詹奇儿子的公司,就成了最好的掩护。
他向赵詹奇提议,让他的儿子跟自己跑业务,
每年会给他一笔固定的业务费。
就这样,从2003年到2006年3年的时间,
毛建强一共给了赵詹奇儿子60万元。

就这样,赵詹奇越收越顺手。
当然,他也不是没担心过东窗事发。
尤其是在2005年的时候,
时任湖州市委书记同样因为工程问题案发被抓。
赵詹奇为此事,胆战心惊了好多天。
为了更加保险,他随后让毛建强和儿子签订了一份所谓的工作合同。
这份虚假的聘用合同,还是毛建强的妻子起草的。
多年以来,除了收毛建强的钱,
赵詹奇对别人送来的钱,同样来者不拒。
在萧山机场行李处理系统工程的招标中,
他连新加坡某机械工程公司的钱都收。
那时,赵詹奇的儿子正在新加坡留学。
为了掩人耳目,他希望该公司不要给自己钱,
而是在新加坡,把钱给他儿子。
该公司的老总也是心领神会,
决定“聘用”他儿子帮助公司做一些咨询工作。
随后工程项目中标后,
他们直接在新加坡给了赵詹奇儿子6万美元。

赵詹奇收钱上瘾,甚至还对儿子说,
这钱你尽管拿,外国不好查,拿了也查不到。
收受贿赂的同时,赵詹奇在声色上也渐渐拴不住心猿意马。
他的汪姓情人,原本是他的下属,是主动投怀送抱。
汪姓情人主要是看中了赵詹奇手上的权力。
于是在萧山机场工程招标期间,
也有私企老总打听出了汪姓情人的门路。
一家建筑公司专门找到汪某,
承诺只要拿下工程,就给她1%的利润。
情人随后将这件事告诉了赵詹奇。
赵詹奇为了讨好这个女人,
在招标期间动了手脚。
事成之后,情人一共得到了55万元的好处。
她很清楚,自己能轻松得到一笔巨款,都是冲着赵詹奇的面子。
所以她专门拿出10万转送给了赵詹奇。

而实际上,这家建筑公司,事后又通过赵詹奇的儿子,给了他20万。
不得不说,此时的赵詹奇已完全是贪得无厌了。
以至于他敢直接张口向私企老总“借”300万。
那是在绕城高速路收费权益的问题上,
很多公司对于这项业务都是垂涎欲滴。
其中,一个叫郁国祥的老板,多次希望赵詹奇能关照一下。
2005年春节期间,郁国祥再次找到了赵詹奇。
赵詹奇则说,儿子结婚要买房,正在到处借钱呢。
郁国祥心领神会,当即表示这事他管了。
于是,赵詹奇张口就要“借”300万。
随后,郁国祥让妻子从上海,
直接把钱转到了赵詹奇儿子的账户上。

他还对赵詹奇说,这钱还不还都行。
赵詹奇岂能不知道郁国祥的小九九。
后来,郁老板如愿以偿,花80亿元拿下了高速收费权益。
赵詹奇的儿子,则用300万买了两套房子。
300万元,张口闭口间,
赵詹奇就把杭州高速的收费权益“卖”了。
还有一次,他儿子的公司缺少经营资金。
赵詹奇直接找到杭州锦江集团的老总,张口就要80万。
此时的赵詹奇,已经担任浙江省交通厅长了。
因为此前帮助过该公司,所以这80万顺势就“借”到了。
加上另外的300万,
光是这两笔钱,就将近400万了。
由于担心事情被查出来,
后来赵詹奇还叮嘱儿子,玩过一招“移花接木”。
即以假的转账凭证和假借条,
证明这两笔钱都是借的,而且后来都还上了。

但是,在赵詹奇后来被调查的过程中,
办案人员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
讽刺的是,自从赵詹奇担任厅长后,
一边大肆受贿和包养情人,
一边却高喊在交通建设领域,要做好廉政保障工作。
2006年6月15日,赵詹奇检查了省内某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以工作的身份公开露面。
再后来他被叫到乔书记的办公室,
无论领导如何苦口婆心,他一直顽固对抗到了当天晚上。
随后,赵詹奇被省纪委正式双规。

因为他的儿子也涉案,所以不久后也被抓。
但赵詹奇不了解详细情况,一度认为儿子和妻子都被抓了。
在被正式批捕后,面对办案人员赵詹奇痛哭流涕。
他一再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所有的罪名。
经过调查,赵詹奇在12年的时间里,
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560.77万元,美元7.6万元。
当公诉人员问他为何要通过儿子受贿时,
赵詹奇竟然大言不惭的说,
自己直接拿是受贿,通过儿子的手感觉会好一些。
堂堂厅级干部,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不得不说真是悲哀。

在上下级的同事眼中,赵詹奇确实有魄力也有谋略。
他对于各种机关病和懒政曾大加斥责,
并提出过具体的整改方案,提高了办事效率。
另外,在交通系统任职多年,
赵詹奇也能将中央的决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不得不说,这也印证了那个观点:
即事业型的贪腐干部,从来都是通过更勤快的办事来敛财。
没有落马之前,杭州上上下下都在传他要当副省长了。
沾沾自喜的赵詹奇真就忘了,一屁股屎早就糊得到处都是。
一个干吏的落马,再次上演了一场理想蜕变的悲喜剧。
赵詹奇庭审时悔罪和痛哭流涕场面,
反倒让人对深层次的原因更想提出诘问:
前腐后继,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文|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