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5 月 15th, 2024

今日推荐:《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作者:[日]斋藤孝。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2章“相遇”决定人生

每到这时,我都会明确指出:“这种道理过于浅显,毫无深度,不能忽视这类肤浅的心境。”我一心希望学生能遇见更有深度的语句,挖掘自身的深度,这样也能使读书的品质逐渐变得越来越好。

话虽如此,恐怕很少有人身边存在像我一样爱唠叨的指导者吧。因此,更温和的“导师”就成了掌握关键之人。这里所谓的“导师”,是

关键是选谁当导师。首先,可信赖的人自然是前提条件,但不一定非要选择身边的朋友或老师。如今登上互联网,无论出不出名,都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在各自的博客上介绍书籍。只要稍微浏览一下,就能看出对方的修养水平和喜好倾向。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当导师,才是最便捷的做法。

从日本文学开始

不过,做任何事都有步骤,读书亦须循序渐进。若是看了别人的介绍,就迫不及待地贸然挑战艰深晦涩的书,结果往往只会半途而废。这里暂以“日本文学”为例,讲一讲极正统的阅读步骤。这个步骤的出发点,是假定从未读过日本文学的人打算“稍微试着读读看”。

一开始自然以门槛较低的书为宜。

至于大江健三郎和三岛由纪夫的书,这类书固然有趣,但不大好懂,最好待养成一定的读书习惯后再去挑战。

还可以进一步溯时间长河而上。或许年代越久远的作品,越会给人以难以亲近的印象,但夏目漱石的作品是没问题的。夏目漱石是构建近代日本书面语言的核心人物,他的日语被当作标准沿用至今,所以当代人读来也不会有多少障碍。

夏目漱石的作品,尤其出名的是《三四郎》《从此以后》《门》这三部。《三四郎》讲述了主人公为考大学,从乡下来到东京,在各种遭遇诱惑、摆布的过程中成长的故事。这是一部洋溢着青春气息、清新而懵懂的青春小说。

《从此以后》是一部沉静的爱情小说。主人公是个学历高、家境好、不用整天工作、只需优雅度日的“高等游民”,他想跟自己以前钟情、如今已为人妻的女子重修旧好。这是一部典型的“夏目漱石式”作品,它揭示了爱情的强大力量,足以使人彻底抛弃优渥的生活环境,与亲朋断绝关系,不顾一切地鲁莽行事。

《门》尽管设定不同,但基本可以视为《从此以后》的续作。这部作品描述了一对以不被社会允许的形式结合的夫妇悄然生活的姿态。书名之由来,源自主人公最后向宗教寻求救赎,踏入禅寺山门修禅。

从描述人生变迁的意义上看,这三部曲是一脉相承的,建议按这个顺序通读一遍。顺带一提,我读这三部曲是在高一。当时,教地理的铃木老师提出与众不同的宣言,声称“第三学期的时间就用来读自己喜欢的书”。多亏了他的宣言,我才得以沉醉在如此优秀的作品里。提句闲话,我记得当初还常看安德烈纪德等人的作品,它们同样很容易就能买到。

看电影前阅读“原著”

阅读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也是读书的一个好办法,不仅限于夏目漱石。比如,读过太宰治的多部小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性格相似的人物在各本书中均有登场。每次遇见这样的人物,我们就能知道什么叫“太宰风格”。这不仅使太宰治的小说理解起来更容易,还能令我们产生好感和共鸣。

当代小说同样如此。例如森见登美彦、町田康、江国香织的许多作品,都在确保了一定程度的文学性的前提下,做到了通俗易懂。从这些作家里选出一人,连续阅读其作品,我们就能把握作者的文体和节奏,越读越顺。这样能培养读书的感觉,然后就可以考虑挑战古典作品了。

再比如,我们有时候看电影,会对原著和作者产生兴趣。例如,伊坂幸太郎的小说《金色梦乡》《重力小丑》被拍成电影,看过的人或许就会想连续阅读他的多部作品。

如此一来,电影就成为别有风味的享受了。以《金色梦乡》为例,电影里出现的“痴汉去死”这句话,是很重要的关键句,至于缘由,电影里并未特意说明,但在小说里则有详细描述。看过电影之后再读原著,就能恍然大悟,觉出文字世界的细节之丰富,而这正是妙趣所在。

不过,这个办法终归只适合那些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我个人的建议是,先读原著再看电影。因为事先观看影像,会剥夺在大脑里把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

读书的伟大妙趣,正在于能把原本只是排砌成行的文字,在脑海里逐渐变为影像和声音。

反过来说,读书所带来的形象唤醒力,能够彻底锻炼我们的头脑。毫不过分地说,所谓“聪明的人”,正是指这种能力强的人,因为这是人类才有的高级能力。

看到影像觉得有趣,并不需要积累训练就能做到。哪怕是智力逊于人类的外星生物,看见反映现实的生动影像,或许也能理解并感到好奇。然而,阅读文字并在头脑中使其形成影像,怕要算是独属于人类的特殊能力了。

况且,这个过程也很有趣。要是在阅读原著之前先已看过电影,这种乐趣自然就会被剥夺走。

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以上便是“文学指南”的大概路线,倘若稍加扩展,还可参考“新潮文库100册”之类的丛书。从古典到现代的众多高品质文库作品,已经制成系列丛书,只要是能引起兴趣的书,逐册阅读即可。倘若时间充裕,还可以振作勇气,尝试读完全系列的书。每读完一本,热情想必会更加高涨。

还可以在读完一本以后,再去寻找下一本该读的书。典型的例子,是在亚马逊等图书网站上检索,能看到“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等相关介绍。光是浏览这些书目,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自己的兴趣。

比起这种读完一本再找另一本的接力式做法,更常见的方式是一次性同时寻找多本书。当然,全读一遍不太可能,但这样做能针对某一主题做到包罗性地了解。而且读过的书越多,应该读的书也会随之呈现等比级数的增长。

这些书相互关联,

更何况,书的价格一般都很便宜。有时只需花几十元至多上百元,就能谒见古今中外的贤人,拜领他们的深厚知识和见解。若是年头稍久的书,更有可能在旧书店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想必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廉价而合理的投资了吧。

为何要阅读“天才的一生”

“天才”的人生能提供很多启迪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码通天下
服务平台
跨境人联网
优品出海
选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