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9 月 30th, 2025

文韩毅

编辑金文丰

近日,世界零售巨头Costco即将落子青岛的消息“浮出水面”。据青岛市城阳区政府公布,Costco项目正在洽谈中,拟选址青岛城阳区,计划年内签订投资意向书,如签约顺利,这将是Costco的山东首店。根据近日Costco公开的中国城市布局图,Costco计划首批在全国12个城市开店,其中北方包括北京、西安、青岛三座城市。就笔者观察,近年来,已有众多跨国零售巨头和本地高端百货业龙头退出青岛市场,由于青岛的城市消费能力较一线城市差距较大,商业综合体布局趋于饱和,Costco欲在青岛掘金会员制零售市场也并非易事。

Costco为何落地城阳区

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开市客)即将落子青岛的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证实。在日前“青岛市长信箱”对网友的回复中,城阳区政府方面表示,Costco项目拟选址城阳区的文阳路南、民城路东,项目正在洽谈中,计划年内签订投资意向书。

此前,坊间便已热议Costco计划在青岛开店。4月23日,城阳政务网发布了一条信息称,Costco华东区土地开发总监黄政皓一行赴城阳考察,并表示青岛城阳区发展潜力巨大,Costco有意向参与城阳经济建设。

短短两个多月后,“靴子”终于落地,如Costco按规划顺利签约落地,青岛店将成为Costco布局山东的首店。

Costco是美国知名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企业总部设立于美国华盛顿州的伊萨夸,截至2021年上半年,Costco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仓储式会员制超市。

Costco财报显示,2020年Costco销售额达1630亿美元,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Costco在全球拥有5900万会员家庭和1.07亿会员卡持有者,会员每年可为Costco带来35亿美元的会员费收入。

Costco 与传统的超市的区别在于并不以商品进价与售价间的差价为主要利润,而是利用“低价精选”的策略吸引大量消费者,通过赚取会员费盈利。

Costco于1994年在韩国首尔设立亚洲首家卖场,从1997年起又相继在中国台湾设立了6家分店。伴随着电商的崛起,Costco首先试水线上,2014年入驻天猫开设Costco旗舰店。

直到2019年7月,Costco中国大陆首店在上海闵行区开门迎客。据媒体报道,Costco上海店开业当天即卖出16万张会员卡,开业仅5个小时因购物人员爆满而被迫暂停营业,场面火爆一度引发业界轰动。Costco“一炮而红”后,又开始紧锣密鼓布局在浦东的上海第二店,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开疆拓土,相继在苏州高新区和深圳龙华拿地。

在日前Costco发布的首批中国城市布局图中可以看到,Costco正在全国加速跑马圈地,预期在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共计12座城市设立分店。其中北方包含北京、西安和青岛三座城市,三座城市开放程度较高,人口规模均超过了千万级。

Costco店在青岛选址尘埃落定之前,呼声最高的是崂山区和城阳区,崂山区是青岛主城区中的“新贵”,也是新兴中产阶级集聚区。不过崂山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金狮广场、金鼎广场、丽达、大拇指广场等为中心的“品”字商圈,商圈内消费基本饱和,崂山区人口为50.23万人,不足城阳区的一半。除此之外,如果Costco在青岛市内四区选址,与老竞争对手麦德龙又将面临直面交锋。

而Costco即将落地的城阳区,虽然目前并不属于青岛主城区,但距离主城区较近,是青岛联通东西、贯通南北的地理中心。规划中的文阳路南、民城路东周边有大量新建的住宅小区,距离青新高速和204国道都不远,发展潜力较大。

虽然目前来看附近商业环境并不发达,但一个零售巨头的入驻,往往意味着一个商圈的诞生和崛起,这也让城阳区对Costco的入驻寄予厚望,期冀Costco落地带动各大商业载体入驻,完善商业配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零售巨头频繁“进出”青岛

作为北方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城市,位于胶东半岛的青岛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因为经济发展迅速且开放程度高,吸引跨国零售巨头纷至沓来。

在Costco之前备受关注的莫过于宜家家居青岛店,不过宜家在青岛的落地可谓“好事多磨”。

早在2009年,官媒就报道“宜家家居计划在青岛开店”。2012年,青岛市商务局公布,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已确定斥资约10亿元在青岛进行投资,计划2014年年底前建成开业。但2014年,宜家并未如约建成,仅仅确定了选址在青岛崂山区,青岛市商务局发布消息改称,预计2017年将实现开业运营。

此后几年间,宜家在推进中由于规划地块受到地上高压线改线及后续工程的影响,达不到法定出让条件,致使项目建设无法开工。2017年,该地块高压线迁出入地工作终于完成,宜家商场意向地块进行网上拍卖,最终被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5.8亿元拿下,直到2020年8月,宜家青岛店才得以顺利开业。

宜家落地青岛用了近10年时间,如果说宜家仅仅是建设阶段“命运多舛”,沃尔玛、乐天玛特在青岛的发展历程就有些“水土不服”。

沃尔玛是最早入驻青岛的世界零售巨头,2003年,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的沃尔玛购物广场青岛台东分店开始营业,生意一直不错,时隔7年,城阳沃尔玛在2010年开门迎客,开业初期也曾红极一时。彼时,随着大润发、利群商超的崛起,线下商超的竞争越发激烈,沃尔玛城阳店开业仅3年就关门歇业。2019年3月,入青16年的沃尔玛台东超市闭店,宣告沃尔玛正式退出青岛市场。

隶属于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玛特也曾在2009年前后相继在青岛开了3家分店,分别位于崂山区、市北山东路和城阳区。乐天玛特旗下的乐购超市还曾发起热闹的价格战来对垒本地商超利群,但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销售状态。

乐天玛特城阳店从2009年3月开业到2011年2月停业,仅仅“存活”不到两年时间。2015年7月底,山东路店和崂山店同时宣布停止营业,至此乐天玛特正式告别青岛。

如果说,沃尔玛和乐天玛特在青岛的“节节败退”是外企对中国的商业文化不熟悉,卖场定位不准,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加之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冲击所造成的必然现象。那么青岛自2016年以来的商超“关闭潮”则凸显出青岛商圈的饱和、商业竞争过度和本地消费能力的不足。

2016年8月,曾红极一时,被视为青岛商业地标的阳光百货关停,2019年阳光百货曾宣布升级业态后回归,但之后始终未溅起水花;2017年12月,家乐福辽阳路店关停;2018年4月,麦凯乐新都心店、华润万家海尔路店、青岛永旺百丽广场相继停业,同年7月,李村商圈鲁商银座超市停业……几年来,整个传统商超的业态正在重构,在电商的冲击中,未能优化供应链和优化终端服务能力的商超相继退出,这其中不乏青岛本土高端百货业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新零售层出不穷,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盒马、永辉超级物种等新零售平台颠覆了传统零售市场的逻辑和人们的消费习惯。Costco入驻跨国零售巨头“进出”频繁、比起一线城市消费能力也相当有限的青岛,欲在线下门店这片红海中翻起浪花,与麦德龙和多家盒马鲜生门店在会员制零售市场分

(本文原载于“财经齐鲁”公众号,作者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