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9 月 30th, 2025

  小儿推拿杨晓:宝宝肠绞痛怎么办?小儿推拿来帮忙!

  小儿肠绞痛

  肠绞痛指的是刚出生的宝宝长时间哭泣难以控制的现象,还会伴有尖叫和其他身体反应。主要有宝宝自身的情绪状况、神经系统问题和胀气导致。

  婴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病,一般从出生3周左右开始,2-3个月达到高峰,4-6个月逐渐改善。

  学会下面所列的肠绞痛推拿手法图文详解,妈妈给宝贝们推拿时也会更加自如哦!

  小儿肠绞痛的特点及推拿方法

  肠绞痛的判断标准 ↓

  每天哭闹至少3个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发作超过3周。

  

  肠绞痛的发作特点 ↓

  1、阵发性

  2、发作时全身用力,哭得很使劲。

  3、无法安睡

  4、非常难哄,家长手足无措;很是痛苦。

  小儿肠绞痛推拿手法

  1、分手阴阳

  

  位置:掌心向上,掌后腕横纹(腕部第一横纹)。靠近拇指端为阳池,靠近小指端为阴池。

  手法:用两手拇指自掌后腕横纹中央向两侧分推,称分推大横纹,也称分手阴阳;1分钟。

  作用:揉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2、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1分钟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3、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一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按揉,称揉板门或者运板门;5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4、按揉外劳宫

  

  位置:掌背第三、第四掌骨歧缝间凹陷中。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以拇指指甲掐之,称掐外劳宫;5分钟。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发汗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遗尿、脱肛、疝气等。

  5、揉一窝风

  

  位置: 一窝风位于手腕背部,屈腕时,手背掌根部中间凹陷处即为一窝风,又被称为外一窝风。

  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顶端或其它手指端蘸滑石粉按住穴位左右旋转揉之;3分钟

  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对于寒凝经络所引起的寒凝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6、逆运内八卦

  

  位置:八卦穴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3分钟。

  作用:逆运治热,降胃气。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7、顺时针摩腹

  

  位置: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手法: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称摩腹;5分钟。

  作用:防治脾运不健、消化不良水谷积滞、腹胀中满

  8、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腿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取穴时手部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就是该穴。

  手法:两只手的拇指指端分别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指端位置不动,用力由轻渐重,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一分钟。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对于肝郁气结引起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情绪紧张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