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店铺全挂!团队解散!封号潮继续……中国卖家路在何方?
亚马逊“大发慈悲”帮卖家清库存,推出两项新的亚马逊物流(FBA)计划;刷单封号风波愈演愈烈,封号容易解封难……中国卖家路在何方?
帮卖家清库存?亚马逊推出人性化方案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日推出了两项新的亚马逊物流 (FBA) 计划。通过该计划,在亚马逊上销售的企业将获得被客户退回的商品或库存积压库存新的处理方式,为更多产品提供“第二次生命”。
亚马逊称,新推出的两项计划是亚马逊对卖家和可持续性承诺的一部分,它们分别是:
1、FBA 分级和转售(FBA Grade and Resell)
该计划将允许亚马逊上的第三方企业将退回的商品作为“二手”产品转售; 根据该计划,退货将自动发送至亚马逊进行评估。收到产品后,亚马逊会按商品的完好程度分为“二手—八九成新”、“二手—非常好”、“二手—好”、或“二手—质量尚可”四类。卖家之后可根据商品的状况设定商品价格; 亚马逊表示,该计划已在英国推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扩展到美国。到2022年初,将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推出。2、FBA 清算 (FBA Liquidations)
允许积压商品的卖家使用亚马逊的批发渠道批量销售其库存以收回部分价值; 该计划已在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上线,并将于8月在英国推出。店铺全挂、团队解散,封号还在继续…
自5月以来,亚马逊“封号风波”来得格外猛烈,波及超5万中国卖家。其中,深圳超级大卖家「有棵树」近340个站点被封、1.3亿元资金被冻结,成为目前已知亚马逊对国内卖家出手严打最重的案例;除此之外曾经称霸跨境圈的“华南四少”、“坂田五虎”大多未能幸免于难。
近日,关于深圳两家年销数十亿大卖惨遭封号的相关事件,再次引起无数中国卖家唏嘘。
某年销26亿大卖被封杀账号9个,约涉及10亿销售额,公司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深圳某跨境电商年销售额约60亿元,其中亚马逊营收达36亿元,由于“封号潮”,其亚马逊平台全部销售渠道均遭封杀。
近日,又有一位可怜的卖家爆料,自己的店铺也终究没能逃过被封的命运,团队也因此就地解散……
大家应该很疑惑吧,为什么这几个月来只听到一条接着一条亚马逊店铺被封的消息,而迟迟没有解封成功的喜报?
其实,7月底就有消息称,亚马逊头部卖家账号解封,品牌链接已经恢复了。但是,据了解,目前大部分被封卖家尚未恢复,大卖家也依旧还在申诉路上,账号归还遥遥无期……
有一位卖家介绍说,7月27日店铺被封后,他立马找了服务商给账号做体检,检查“死因”。结果发现亚马逊在7月初就开始搜集该店铺操作评论和小卡片的数据,7月27日店铺被封,更惨的是,还牵连了加拿大店铺,瞬间几千条评论全没了。
该邮件中还特意注明了‘hard blocking this seller’,意思是要“狠狠地封”……该卖家目前也是申诉无果。
据一位服务商透露,从今年开始,账号申诉归还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申诉周期也越来越长,申诉难度更是不用说了,去年2000字的申诉说明就能搞定,今年写4000字也不一定给通过。
相比去年因为各类问题而导致被封号,卖家们申诉后最快三四天,最慢一周就能拿回账号,而现如今,最快半个月,最慢两三个月也说不定呢!
总的来说,迎接黎明道阻且长啊~
跨境行业大洗牌,中国卖家路在何方?
封号潮波势必会对整个行业的经营意识和跨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总的来说,对出海趋势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最全的制造业和供应链基地,中国是亚马逊、eBay、Shopify等海外电商平台或服务商非常重要的阵地。这些电商平台无法忽视中国海量的卖家资源,如亚马逊平台上中国卖家数量占比达40%以上。
但一些电商平台也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比较摇摆。有的认为,跨境电商平台(如eBay)自从中国卖家入驻之后,很多卖家凭着中国制造的低价优势以其他欧美卖家难以想象的低价迅速抢占了市场。
随后,各大卖家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靠低价打价格战的策略。那么卖家就要考虑低价之后,如何还能盈利?偷工减料、假冒伪劣,就成为惯用伎俩。
但是这一举动除了让卖家取得短期利益之外,直接损坏中国卖家在消费者和平台眼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像eBay、亚马逊等平台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直接推动跨境电商在运营策略上逐渐合规化。
或许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中国卖家此刻开始重视合规化、品质化运营,回归生意本质;而这些跨国平台也要开放更多的沟通渠道,让中国卖家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