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方快评丨“天空之镜”的“卖家秀”玩得有点大
或许这个“天空之镜”要说了:就许你们人类瘦脸,拉长腿了?不知道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吗?我们当然知道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但这个“天空之镜”有点秀大发了。受电商卖家秀的影响买了不合适的衣服,还可以无理由退货,可是受景点的宣传吸引,大老远跑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即使景点不收费,但是景点退还路费吗?
近年来,一些景点为塑造网红打卡地,不是在创意和服务上做文章,而是在照片上下功夫。聘请专业摄影师,选最好的天气,最好的季节,再辅助各种工具来选取最好的角度,然后再进行修图。只要骗得游客来,什么办法都能想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第五十六条相应的罚则里面,不仅有罚款规定,且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去年,苏州定园景区因虚假宣传被吊销了营业执照,此举开创了我国旅游景点因虚假宣传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先河。但和景点虚假宣传的面相比,类似的处罚太少了。
某地“海洋王国”开馆,活动宣传页面上印有刺豚、海星与七彩吊等海洋生物,游客纷纷慕名前往,“看到几只小鱼缸,场地也是用海报围出的,与图片完全不符。”某地举办“牡丹艺术花海节”,结果引发网友吐槽:“花了60元门票钱,本来想去看牡丹,没想到园内大部分都是塑料花。”反正铁打的景点流水的游客,这拨人生气走了,那拨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来,照骗不误。
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靠的是独特的旅游资源、与之相呼应的文化内涵和诚实周到的服务,只有将三者完美融合,才能形成特有的旅游品牌,也才能对游客产生特殊的吸引力。虚假宣传或者有效,但是效果有限,甚至反噬自身,总之是一种经营短视之举。靠宣传“包装”出来的网红景点,在游客面前终究会露馅,而且随着人人都会玩抖音快手,现场一直播,景点就砸了。
这个道理,景点并非不懂,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多的原因在于各景点的同质化。仅仅打着“天空之境”名号的景区,全国范围内将近十家之多,但是都大同小异;第一家玻璃栈桥走红,全国各景区景点推出了2000多个玻璃桥项目,结果从去年开始,一些地方陆续关停了玻璃桥;陕西西安“不倒翁小姐姐”走红,各地旅游景点很快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不倒翁人偶”,同质化多了,自然就分散了游客,要想吸引游客,在一些景点看来,最省事的办法自然就是虚假宣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