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9 月 16th, 2025

大吼大叫有用,它会让疾病找上家门,让亲子关系紧张,还会让教育失败。

当然,它也能在某些时候起到一定的震慑和管理作用,只是不能去根。

为什么这么说?

打个比方说,我们告诉孩子到家以后,先把鞋子脱下来放到鞋架上,然后再做别的事。他口头上可能答应得很好,但实际上很快就忘记了。

这时候我们施展“狮吼大法”就特别管用,孩子一定立马去完成这件事。

但是孩子并不长记性,以后还是会还原原来的做事风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因为孩子故意不听话的?

1.存在故意的可能

大概是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的环境里,孩子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当家长嘶吼的时候,孩子会选择性屏蔽。也就是会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态来应付大人。

这种状态下,表面看孩子是乖巧懂事,实则家长讲的话他一点也没听进去。为了让家长快点闭嘴,他用“嗯嗯,好的”等语言来敷衍罢了。

2.生理原因导致的

人的大脑中有个叫“前额叶”的东西。前额叶是什么?

脑前额叶好比大脑的”司令”,它负责掌管着人的注意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人们平时的思维活动以及行为,都无法离开它。在正常情况下,脑前额叶负责掌管大脑,可以让人工作、学习都处于理性状态。可是当它有时处于紧张的高压中时,也会出现短暂性的短路,这时候理性的那一部分就会被关掉,导致大脑在顷刻间会一片空白。

正因此,我们越吼孩子越害怕,脑子就更容易一片空白。

那么如何不吼不叫就能让孩子听话呢?

1.承认孩子是孩子

周国平说”想和孩子好好相处,尊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原则。”

意思是尊重孩子,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大人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前提。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孩子就是孩子,他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注意力有限,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优点和缺点。

所以先承认他就是这个样子,并努力看见真实的他,这便于我们找对教育的方向。

2.控制情绪

养育孩子是一个超级大工程。它不仅需要票子,还要智慧、知识、细心和耐心。

这里的耐心比拼的就是控制情绪的能力。

情绪控制得好,孩子也跟着学会了忍耐和温柔,并在这种氛围里静下心来思考、学习和改变。

控制不好,家里整天乌烟瘴气、撕心裂肺,结果亲子关系一天天恶化,孩子也未必能教育得好。

3.温柔且坚定

负责任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问题,肯定要说出来并帮助他改正,这样才能帮助他进步。

只是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要将“大吼大叫”的方式转变为“温柔且坚定”。

如何温柔?就是轻声轻语地、和善地、友好地跟孩子交流和沟通。

什么是坚定?就是问题被提出来了,就要立马改正。如果这时,孩子跟家长讲条件或者想办法拖延,我们也要用眼神或语言告诉孩子“耍小聪明是没用的,并且你必须去改变,没有任何商量”。

坚持几次以后,孩子就知道家长是有底线的,且这个底线是无法突破的。于是,就乖乖去执行。

4.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作为培育花朵的人,我们要给予“花朵”们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信任,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有的孩子只需要提醒一遍,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就能做得很好;有的孩子需要反复提醒,反复教授,才能慢慢“长记性”。

这就要求家长们不要与人家的孩子攀比,而是尊重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然后“因材施教”地带领他们越来越好。

虽说上边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真正实践起来确实挺难的,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失控,但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还是努力克制自我,然后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