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本报12月2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上下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制定出台了《泰安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新提升。今年以来,全市专利授权量为9159件,同比增长25.45%。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26件,同比增长24.4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81件,较2021年底提高1.14件,增幅20%。全市完成版权登记5268件;有效注册商标达6.7万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98件,地理标志商标达57件、中国驰名商标达54件,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7位。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更加完善。通过完善机制建设,我市构建起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机制,成为全省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工作试点市。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成为国家版权局批准在全国设立的唯一的图书类版权交易中心。我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考核工作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我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三级联动处置机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典型经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
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今年1至11月,我市共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149项,同比增长67.42%,质押金额为11.49亿元,同比增长44.72%。我市主动承担知识产权领域“揭榜挂帅”试点任务,全市范围内实现企业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申请的同步受理,有力推动了商标便利化改革。
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协会,举办知识产权论坛,广泛深入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知识产权文化,组建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巡讲服务团,深入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开展现场巡讲服务,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营造浓厚的社会共治氛围。泰山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我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8家;创建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1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和园区(基地)12家。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面打通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链条,推动知识产权数量多起来、结构优起来、运用活起来,实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