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9 月 19th, 2025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作为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市工商联主席蒋立带来了支持南京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的建议。

相关信息显示,近年来,南京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出系列政策,以构建“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目标,打造“六大工程”,实施“十条措施”,支持引导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不仅如此,相关信息显示,工信部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还将“南京经验”作为持续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份,南京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5家,数量位居江苏省前列。2021年,241家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营收为2049.2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1.1个百分点。

而在2023年,南京市还将加大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1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2万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

蒋立认为,近年来,南京市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转型,已经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高地。他建议,以南京为标杆,打造一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积极探索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以强化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蒋立同时表示,支持南京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南京加快建成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内在需要,对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蒋立还建议支持北交所在南京设立资本市场培育中心。

在蒋立看来,北交所的设立和服务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与南京市“十四五”市场主体培育计划、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高度契合,建议支持北交所合作在南京设立资本市场培育中心,打造北交所培训教育主平台。

此外,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述5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其中明确,要深入推进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蒋立建议,充分发挥南京专精特新企业资源丰富这一核心优势,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相关的科创金融创新试点在南京先行先试,“构建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有助于补足南京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的短板,积极探索‘南京首创’‘南京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并为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贡献‘南京经验’。”蒋立如此表示。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