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4 月 26th, 2025

转自:中国证券报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能够显著提升负荷侧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建议,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

项目落地执行仍有难度

张新介绍,自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发展路径。2022年,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合计公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共计53个,规模2165万千瓦,约占全年新能源项目规模的5%。这种创新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呈现稳步发展趋势,但项目落地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

在张新看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发挥生产侧、消费侧调节潜力,能够显著提升负荷侧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对于电力系统整体而言,能够提高地区负荷和电源就地平衡能力,延缓输配电线路建设时间,降低输配电容量要求,减轻电网调峰、调频和大范围远距离调度电力的压力,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可实现电源、电网、用电企业多方受益。

“各方主体对于储能配置容量、调压调频性能、调度通信关系等关键技术参数难以达成共识,对于‘占用系统调峰资源’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极大影响了工程造价,相比于项目批复时的投资金额可能出现大幅攀升。同时,过度投资在未来势必造成储能等资产闲置。此外,相当比例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分布在沙漠、荒漠及戈壁等地区,当地网架结构薄弱,不具备大容量负荷并网接入的条件,造成项目接入电网困难,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张新指出。

加强行业专业指导

为了更好服务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张新建议加强行业专业指导。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求和项目经济性、可行性需求,加快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规范),共同开展规划、设计、建设、调度、运营等一揽子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

张新建议,建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配套的电力市场机制。加快现货试点地区率先探索储能和负荷侧资源参与现货市场,赋予储能和负荷侧资源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循序渐进逐步参与市场交易等规则的落地实施。

建议补强新能源富集地区网架。压实各主体责任,鼓励合资合作。明确电源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负荷集成商的具体职责,建立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考核规则,引导市场收益在各主体间合理分配。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鼓励多方主体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实现互利多赢。

张新还建议,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涵盖范畴,将输配电网纳入项目之中。鼓励电网企业发挥输配电网资产作用,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发,通过局部输配电网对源、荷、储的协调互动,提升电力局域平衡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编辑:亚文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