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9 月 6th, 2025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马静)“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要求增加更多高水平技能和专业化知识的数字化人才。但现实中,中国还面临数字化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问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带来多份提案,其中之一重点关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

  “下一步如何借助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满足数字化人才缺口仍面临挑战。”蒋颖认为,职业教育数字专业人才供给乏力,本质上与职业教育院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匮乏息息相关,表现在课程数字资源质量不高、信息化处理能力不强以及教学团队力量不足等三方面。

  “数字化人才的一大特征是复合型,数字经济本质是数字技术与产业、场景、业务深度融合,往往需要人才至少具备两个专业能力。”蒋颖称,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数字技能相关的学科仍缺乏资源投入,学科之间存在壁垒,也无法提供复合型人才。

  蒋颖还提到,在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教育实践合作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但现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深度不足问题。德勤一项针对数字人才的调研显示,有88%的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而受访学生中实际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仅占约19%。

  对此,蒋颖建议校方加快数字化转型,并进行学科复合化的培养。她提到,职业教育院校当前可以开展三条数字化升级路径:一是教学服务方面,将学习资源发布到数字共享平台,并积极开发电子证书和技能证书等,以保障资源库的利益和完整。二是师资水平方面,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将跨学科的课程教师、工程师、产业实训教师等组成共同教学团队,以满足培养复合化人才的需求。三是实训成效方面,借助数字学习资源的精准供给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扎实提升实训成效;并提供数字化场景案例及成熟的解决方案,增加学生的实践培训。

  蒋颖还建议校方对符合能力要求的学生进行数字岗位就业引导,通过增加更多数字化小课堂。以汽车行业为例,介绍更多当前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公司发展前景、所需岗位等职业发展,让学生了解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数字技能,积极学习数字化岗位必备的知识。

  此外,蒋颖建议政府在《职业教育法》中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通过增设校企合作的政策监督机制和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注重校企合作水平的提升,杜绝低水平培养人才,对校企合作人力资源的管理予以引导。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