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同上写的90平方米办证时变成99平方米 10%!这误差太夸张!
之前说是赠送面积,但在购房合同中没有体现,如今却成了实测的建筑面积,还要补交房款。正在办理不动产权证的西安市梨园公馆业主对此十分不满。
业主:办不动产权证要补交增加面积的房款
2013年,刘女士家购买了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的梨园公馆5号楼一套住宅,起初只签订了购房协议。2016年房屋交付。2018年,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按照合同,房屋预测建筑面积为90.11平方米。到了今年,业主们接到开发商通知,从2月23日开始办理不动产权事宜。根据开发商公示的建筑实测分户明细表,刘女士家购买的户型1的建筑面积从之前的90.11平方米统一变为99.01平方米,比之前购房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多了9.1平方米。多出的面积,要补交房款才能拿到购房发票。
据了解,5号楼面临这一问题的除了户型1,还包括户型3,5号楼共34层高,涉及60多户。
“这个户型,当时销售的宣传点就是有赠送面积。”刘女士表示,这多出的9.1平方米面积,在购房合同中没有体现,合同附件的房屋平面图中也没有显示。有同户型业主去办理手续时,开发商通知要补交8.9平方米的房款,大约5万元。“补交房款才能开发票,有了发票才能去交契税。”刘女士说,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能办不动产权证,现在又面临赠送面积突然又不再赠送。
2月27日,华商报记者在刘女士家看到,赠送的面积在客厅旁,有点类似入户花园,开间很小,户内测量1.8米。“没有铺地暖,也没法安装空调,只能用来储物。”刘女士的丈夫表示,他们给屋内装了榻榻米,但是没法住人,冬天没暖气很冷,夏天又会很热。
在户型3的一业主家,他家的赠送面积在主卧,实测户内开间1.66米。“合同上的面积是85.08平方米,现在要补交6.94平方米的房款,算下来4.1万元。”这位业主表示,如果补交了增加面积,以后会很麻烦,物业费按哪个面积收,赠送的面积没有铺暖气,将来收不收暖气费。
开发商:发生误差的 以实测面积为准
2月27日,华商报记者与业主一同前往开发商办公室,开发商负责人表示,业主的诉求并不合理,目前,房屋面积以实测面积和相关规定为准,业主来办理手续,实行多退少补,将来办理的房产证上的户型图也会以实测为准。对于业主担心的后续物业服务问题不在开发商的业务范围,但相关事宜可以协商。
翻看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第十三条面积差异处理方式中规定,实测面积与合同载明的预测面积发生误差的,双方同意按照“第4种方式”处理。该种方式规定:双方自行约定:房价款按照房屋单价及实测面积据实结算,多退少补,不计利息。
律师:业主可以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
90平方米补交8.9平方米的房款;85平方米补交6.9平方米的房款,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误差接近10%,据实结算合理吗?华商报记者咨询了陕西沃创律师事务所郝佩佩律师及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化雪。
两位律师均提到,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郝律师表示,合同一般会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从90平方米变成99平方米,误差面积接近10%了。增加的3%的面积业主补给开发商,超出3%的部分业主不补。对于业主来说,还可以主张解除合同,也就是可以退房。
王律师表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其中有面积差异处理方式的条款,一般来说,有合同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办理。如果是面积差异过大的情况,业主可通过诉讼主张权利,通过法律调解,商定补交差价的比例、计算方法和标准。 华商报记者 李婧
给墙注胶防漏水
工人说两千多元足够
结果花了一万元
记者采访后,商家退还2400元
提个醒
胶会顺着管道流到别处
随便一注就有几十公斤
注胶防水的噱头就是免砸瓷砖
这个不科学
卧室一面墙经常漏水,刘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说不砸砖就可防漏水。工人上门后说需要花费2000多元,没想到干完活算出一万元费用。
市民:
开始说最多用胶50斤 结果用了223斤
刘丽(化名)是西安市临潼区山水秦唐小区的业主,2月26日,她向华商报记者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家里有一面墙漏水,在朋友圈看到补漏水,之后取得联系。工人上门后表示花费2000多元足够,但最后算下来花了一万元。
2月27日,刘丽指着墙上的6个孔告诉记者:“这是他们26日注胶的入口,他们来我家看了情况,说需要30斤到50斤胶,我算了一下,一斤50元,估计2500元,就答应了。没想到干着干着他们说要用更多的胶,最后一共用了223斤,四桶胶,算下来11150元,最后付了1万元。”
对方给刘丽提供了一份“防水维修协议书”,其中提到“工程保质期五年”,每斤50元,总工程款10000元。乙方签字姓名为陆某某,盖章信息为西安守信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日期为2023年2月26日。
对方一行3人离开后,刘丽觉得不对劲。“干活前说只需要2000多元,壁纸都揭了,墙面露出来了,孔也打了,说用料变多,总价翻了好几倍,但这时候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刘丽说,“事后一想,感觉被骗了。我给他打电话,要他的工作证和公司地址,但他直接把电话挂了。”
工人:
按斤收费,打胶时业主在旁边看着
刘丽说,房子是2009年入住的,卧室的那面墙经常漏水,所以想处理一下。“在朋友圈看到推送,关注了公众号‘同城专业防水’,选择了想要的服务后,留了我的电话,然后就有人打电话过来,就是这个姓陆的人,并且加了微信。”
2月27日,华商报记者给陆某某拨了电话,问:“为何总价前后差别较大?”陆某某说:“按斤收费的,打胶时业主在旁边看着的,有问题让她联系我。”没等记者问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随后,刘丽再给陆某某打电话,对方依然挂掉了电话。
华商报记者在企查查上查询,未查到关于“西安守信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的信息。
商家:
会与消费者联系核查用料量
华商报记者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同城专业防水”,该公众号简介为:本公司全国连锁,24小时内同城师傅上门维修,专注解决房屋漏水问题。认证主体为:太原悦动丽人商贸有限公司,名称记录为:2023年1月29日注册“同城专业防水”。1月29日,该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写着:“不砸砖、不刨墙,2小时快修,治理后即做即用。”
2月27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太原悦动丽人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庞先生,庞先生称,“同城专业防水”是公司的其中一项业务,在全国多个城市有合作的公司,西安守信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是他们在西安的合作方,公众号“同城专业防水”在全国范围接单,各地合作方会寻找本地工人来派单。
庞先生称,公司售后会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并进行核查:“如果核定现场用料过多,责任在我方,我们会承担相应的费用。”
微信:
消费者可在线上填写信息投诉
刘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相关,并最终购买了中的服务,微信平台对此事怎么处理?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腾讯深圳总部总机,接线人员说:“需要联系微信朋友圈的电话,可以直接沟通,有什么疑问可与工作人员说明。”并给华商报记者提供了电话。
记者拨打过去,电话里提示是“微信社交营销中心”,但热线人员说,他们负责售前工作,消费者通过微信购买产品后,如果出现问题,可联系售后处理,但售后没有人工客服,处理方式为: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助手”,在对话框里留言。
根据“微信助手”对话框的回复,消费者需要填写具体信息进行投诉,具体怎么解决,未说明。
华商报记者在对话框里发去采访信息,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应。
2月27日晚,刘丽告诉华商报记者,商家已与她联系,双方协商后,对方退款2400元,她对这一结果表示接受。
>>业内人士
注胶解决不了漏水根本问题
不要相信这种办法
2月27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王先生从业多年,对防水很有经验。他说,注胶的方法解决不了漏水问题,没有找到漏点就盲目注胶,肯定不是正确的办法。“正规的维修办法不会采用注胶方式,这种做法常见于流动式堵漏车,那种胶有时能堵住一些地方,但随机性比较大,所以不可信,也不环保。”
王先生提醒,注胶时,地板下面有卫生间管道,胶可能会顺着管道流到其他地方,所以随便一注可能就有几十公斤,“提醒大家不要相信这种维修防水的办法,他们打的噱头就是免砸瓷砖进行维修,这个不科学。”
如何将解决漏水问题呢?王先生说,必须砸开漏水区域,拆掉原来的瓷砖重新做防水,这样虽然麻烦,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市民在装修时一定要找专业人员把防水做好,最好使用品牌口碑良好的防水材料,最少要做两三遍试水,达到48小时以上,楼下查看不漏水后,方可通过验收,接着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律师说法
已造成误导消费及欺骗消费者
从法律上,怎么解读此事呢?2月27日,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舒分析,在这件事当中,商家一开始说花费最多2500元,消费者因此才愿意进行下一步,但最后花费却远远超出最初所说,达一万元,这属于误导消费及欺骗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利向商家提出维权,对自身造成的损失,有权要求其进行赔偿,也可以向消协投诉。商家承担主要责任,发布方也有一定的责任,在发布前要对所涉公司业务进行审核,并起到监管责任,如果最终出现欺骗消费者的情况,对消费者造成损失,那么发布方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王舒提醒,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有法律意识,可以在一开始签订有效合同,并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这件事中,后期总价翻倍提高,与最初所谈价格不一致,消费者可以拒付费用。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华商全媒体10大平台
持续征集线索
1.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
可拨打029-88880000直接举报反映;
2.华商报官方微博
关注华商报官方微博,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3.华商报官方微信
关注华商报官方微信(hsb88880000),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4.华商报小程序
进入微信小程序搜索华商报,点击“爆料”即可发送线索或求助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皆可发送;
5.华商记者帮
打开今日头条App,进入西安频道,点击头条帮忙,填写求助信息;或者找到“华商记者帮”,关注后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6.华商论坛
注册登录华商网华商论坛(bbs.hsw.cn),您可在华商论坛“群众呼声”版块发帖,反映您3·15遇到的问题,或直接私信“群众呼声”版主,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问题;
7.华商网官方微博
关注“华商网”官方微博,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8.华商网官方微信
关注华商网官方微信(hsw_news),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9.华商头条
下载App,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目,发送“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10.二三里渠道
A.打开(下载)二三里App,在上端搜索栏输入#315消费者有话说#话题,点击进入反映问题;
B.添加全国小秘书微信18710411272,私信发送“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C.拨打热线电话029-81203269或17792001327直接反映问题;
D.通过二三里资讯微博、抖音号发送“简要情况+联系电话”反映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