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5 月 14th, 2025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彩娜

日前,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QFLP基金——广西自贸区新基石能源投资中心运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下的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政策,以境外人民币形式,将首期实缴资金134万元从香港汇入其在建设银行钦州港自贸区支行开立的资本金账户,标志着广西首笔“QFLP+跨境人民币”业务成功落地。

这仅是广西跨境金融创新进程中的一道缩影。2022年,广西跨境人民币年度结算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累计结算量保持我国12个西部省区市第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处处长李世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快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重利好助推下,广西跨境金融创新加速前行,进入黄金发展期。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是广西跨境金融创新的重要平台。”李世泽介绍称,自2020年试点至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业务扩面增量,拓宽了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带动了广西高水平开放发展。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等5项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试点业务全部落地,业务规模累计突破200亿元,其中3项政策实现复制推广。鼓励和引导更多市场主体用好用足试点政策,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政策的境内范围推广到广西自贸试验区全域,境外项目贷款政策的境外范围推广到东盟10国。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任务已完成98%,但广西跨境金融创新仍有很大的空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李世泽强调,必须持续深化跨境金融创新,不断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加快复制推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成果,努力增强跨境金融引领开放发展能力,更好服务中国—东盟开放合作、高质量实施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

在丰富跨境金融产品服务方面,李世泽建议,要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探索与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开展双边本币结算,探索建设铁矿石、农产品等区域性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动在跨境电商、大宗商品贸易、境外产业园区及工程承包等重点领域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要支持海外投资保险、工程建设保险、科技保险等保险产品创新,发展陆海联运保险服务,提升跨境保险服务水平;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沪深交易所、港交所、新交所、中欧交易所等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参与境外并购,发行资产支持证券、REITs等创新金融产品;要积极推动期货现货联动发展,建设更加完善的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

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李世泽建议,要在中国人民银行统筹安排下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要争取开展限制条件下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自由兑换试点,实现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机构入驻,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要推动建立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建设跨省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商贸等企业合作,提升融资、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