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映的电视剧《安家》里,有这样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场景——
海清饰演的宫蓓蓓生完二胎后,公公婆婆来帮忙带孩子。餐桌上,大宝不仅一直看iPad,吃饭也还需要爷爷追着喂进嘴里。
儿媳妇很生气,跟公婆再次强调:孩子自己会吃饭了,你们别再喂了!
没想到婆婆却说:你们年轻人就是没耐心,孩子长这么好,还不是我们爷爷奶奶一口一口喂大的?
老人的育儿理念与年龄的儿媳妇发生冲突,而身为一家之主的儿子、丈夫却选择袖手旁观,因此激发了夫妻矛盾。
那么,家长应该从何时起培养宝宝独立吃饭的习惯呢?
一、何时可以开始培养宝宝独立吃饭?
宝宝可以开始学习独立吃饭的时间,和他的动作发育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讲,当宝宝能够自己坐正,并且可以用手准确地抓起食物放到嘴里时,就视为宝宝可以自己吃饭了。
宝宝10个月后,就会开始对餐具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宝宝12~18个月期间,其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如果家长给予适当引导,会对训练宝宝独立吃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宝宝开始吃辅食后,家长可以给他一个小勺,并配置儿童专用的餐盘。在宝宝最开始吃饭的过程中,无论是用手抓、用餐具敲打桌面,还是把食物掉在地上,家长都不要过多干涉。
二、培养宝宝独立吃饭有什么好处?
1. 有利于锻炼咀嚼能力
吞咽和咀嚼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后天的锻炼才能习得。锻炼宝宝独立吃饭,可以让其口腔、舌头、嘴唇等器官变得更灵活,让宝宝更快掌握咀嚼的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发育,让宝宝长得越来越可爱。
2. 锻炼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
宝宝自己动手吃饭,需要眼睛、嘴巴、手的协调合作,还有伴随身体肌肉的配合,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3. 培养自主进食的意识
让宝宝拿着勺子吃饭,就和学走路、玩玩具一样,能激发宝宝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宝宝对吃饭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三、如何训练宝宝独立吃饭?
1. 多点耐心
如果宝宝没能准确地把食物放进嘴巴,而是弄得身上、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时,家长们要保持冷静,多点耐心,别着急上手帮忙。
2. 挑选餐具
家长不妨给宝宝准备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餐具,让他们首先对餐具产生兴趣,再引导让宝宝模仿大人吃饭的样子,利用各种有趣的餐具把食物送进嘴巴里。
3. 做好示范
模仿是宝宝习得技能的最佳方式,而爸爸妈妈们正是宝宝们模仿的对象。在宝宝面前,重复多次地演示吃饭的慢动作,让宝宝在模仿中,习得如何自己吃饭。
如果宝宝快3岁了仍然需要家长追着喂饭,自己没办法坐下来完成独立进食的过程,上幼儿园后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不利于宝宝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培养。
当两代人的喂养观念发生冲突时,年轻父母不妨把这一层利害关系高知长辈,让他们学会“放手”。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