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9 月 13th, 2025

行业的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而今年的跨境电商,可以说是严冬。成立12年的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日前向外界公开“诉苦”。创始人曾碧波在公开信中披露了洋码头,目前处境艰难。

五千字公开信回应“破产”传闻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帖和投诉,称洋码头拖欠货款。而在黑猫投诉中,不仅有买家反映,他们在洋码头退店后,押金无法退还,还有大量消费者也投诉称退货后平台一直不退款。甚至还有业内人士说,洋码头现在的情况很糟糕,资金短缺,被供应商起诉,员工也都离开了。

面对外界的这一评论,洋码头的创办人曾碧波,公开回应传言,用5000字的公开信,描述了当前洋码头的困境。

公开信中阐述了,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和疫情的影响,国际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大幅度下降,通关时间也大大延长。在延长了总时效和延长的链路时效后,不但买家的资金回收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延长用户的等待时间,从而导致了订购率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洋码头内部的平台规范改造也面临重大挑战。其作为上海发源地的电商,洋码头主要用户和高消费用户都来源于上海。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导致大量订单被迫取消,大批用户流失,打乱了洋码头的发展节奏。

还表态称那些不愿意再继续经营的买手和供应商,洋码头不会赖账,希望大家给予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无论公司下一步会做什么,作为创始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清债款。而面对众多用户投诉平台的诉求,曾碧波并没有在这封公开信中予以回应。

同时,也希望全球的买家,都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再信任他们一次。洋码头的团队会坚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开源节流,尽最大可能将洋码头从低迷的状态中拉出来。

作为一家从2010年开始运作的垂直跨境电商公司,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昔日的领头羊会突然倒下。事实上,在疫情的防控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跨境电商正受到严峻考验。

昔日领头羊为何沦落至此

洋码头是跨境电商的“宠儿”,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备受资本的追捧。据了解,洋码头已先后7次获得了价值上亿的融资,其中最新一笔 D+轮融资是盛世投资在去年直接投入。

2016年,随着“四八新政”的出台,跨境进口商品的税负和门槛不断提高,洋码头也在寻求转型。虽然转型,但其在围绕“直播+短视频+线下零售”方向上表现不俗,在“抖音跨境电商+免税直购店”这两块表现也十分亮眼。

去年,在某音上,其开设的跨境海外旗舰店销售额达到了近两亿,成为某音跨境电商的销量冠军。而好景不长,到了今年,跨境垂直电商集体迎来寒冬,就连领头羊洋码头也没能逃过。

首先,当前的疫情对跨境电商来说是最大的挑战,疫情造成了跨境物流的不顺畅,物流成本直接上升。同时,也会造成许多品牌的产能不足,造成供应不足,所以,洋码头并不是消费者的首选。

其次,对于大多数跨国电商来说,货源不稳定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些跨国电商,缺乏品牌合作的资源,还有一些是缺乏跨境物流、结算的能力,也有一些是依靠非正规的买家团队,这一切都会导致供应链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保证买家的生意不会受到影响,洋码头动用了自己的现金流以保证买家的资金能够及时支付,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导致了外部供应商的索赔和银行的抽款。

由此可见,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洋码头也因此陷入了困境,昔日领头羊也沦落至此。

易师兄有话说:

洋码头涉足跨境电商领域十多年,见多识广,虽然体量不大,但客户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在如今疫情严控下,坚持三年的确不容易。

身为资深玩家,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想要熬过去,最起码还要一年的时间。幸好,洋码头不仅有自己的流量平台,还拥有自己的跨境物流公司,即便是平台出了问题,他也还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撑下去。

但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和疫情影响下,其他跨境电商企业必须对利润和现金流重新进行评估,以应对可能来临的经济危机。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