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通讯员 吴梦雪
初春时节的羊曲,寒风凛冽。跨过导流洞,顺着左岸上坝路,驱车来到羊曲水电站左岸2690米平台,羊曲水电站的建设全貌一览无余。
羊曲水电站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是青海省、国家电投的重大项目和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重要支撑电源。
项目总投资170亿元的黄河羊曲水电站属于一等大(Ⅰ)型工程,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茨哈、班多和羊曲”三个规划梯级电站的最下一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6.39亿立方米,年平均利用小时3943小时,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7.32亿千瓦时。
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羊曲水电站安装间浇筑至2613米,厂房1号机浇筑至2582米,2号机浇筑至2592米,3号机浇筑至2587米。大坝在国际上首创采用镶嵌混凝土组合的新坝型,可以有效降低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创新了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理论,将为我国300米级高面板堆石坝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员工郑云涛说:“坚守三百多个日夜后,目前两岸坝肩开挖全部完成,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15.35万立方米。镶嵌混凝土重力坝浇筑至2587.5米高程,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20983立方米,完成总量的18%。”
郑云涛说,电站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耗146.7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41.2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385.8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16956.2吨、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19845.8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预计2024年7月将完成首台机组投运。
为了保护黄河两岸生态,羊曲水电站采用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大幅减少了狭窄河谷开挖量;施工现场用充(换)电重型卡车取代了部分传统燃油车辆,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引入智能灌浆技术,大大降低施工产生的排污。
“在水的处理上,我们也做到了向黄河‘零排放’。”项目负责人孙玉军说,针对工程洗沙尾水等废水处理,施工现场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工程尾水和生活污水经沉淀、净化后全部实现了循环利用。
从平台回到驻地,工程建设分公司综合部的工作人员提前为在寒风中值守的工作人员准备了丰盛的美食。抖了抖身上的土,员工罗立仁和几名同事快速吃完饭,立马开始整理提交当天最新的数据,确保每一项都与设计准确相符。
值得一提的是,秉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羊曲水电站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在工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电站涉及流域内陆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流域水环境保护因素并采取了相关措施。
作为我国首条±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黄河羊曲水电站工程建成投产后,这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即可满负荷送电,大幅提升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外送能力和地区新能源消纳,为我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工程部李建波和同事们表示,将努力打造智慧水电站,不仅在建设时大量使用各种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建成后的羊曲水电站也将具备极高的智能化水平,大坝的各项关键设备都将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他们只需要用电脑发出指令就能控制所有水电站的运转速度和输出功率,对设备的巡检也将由智能传感器和巡检机器人完成,不需要工程人员亲自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