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业失败案例5人8店一月亏损50万,我们再在复盘一下,目的在于问题的复盘还有总结,也避免我们以后再踩诸如此类的坑。
20年年底的时候我做一段时间的亚马逊跟卖,起初呢团队招了5个人,整了8个店铺,主要做美国地区市场,因为时差的原因,所以当时两边倒,白班呢主要负责产品采购、物流和客服还有店铺的风控管理,夜班主要负责选品以及产品上下架、竞价这一类的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收到各种各样的喜讯,这种模式确实出单快,因为不用开,所以利润率高,头一个月每一个店铺销售额基本上,都超过了一万美金,到了第二个月,陆续的出现了有店铺销售额超过3万美金的情况,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嗨了,然后当时计划就把运营团队的人数,要扩增一倍,店铺的数量准备扩充到20个,到了第三个月每一个店铺,基本会垫付小十万块钱人民币进去,包括物流还有采购成本,当时有129万在里面滚着,这个做了小半年,有个铺被封了,还有三个店铺,又存在严重的绩效问题,再接着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陆续又有3家店铺被封了,然后,我们当时立刻叫停了现有所有店铺的运营工作,店铺停止运营然后不到一周两周的样子,又有店铺陆续挂掉了,那么截止2021年的8月,虽然说总盘子我们是盈利的,但是,就光8月一个月我们损失了50多万人民币,后面这个模式我们就叫停了,接下来呢重点想跟大家讲一讲,这个事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认为一个团队的创业初衷和创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以呢老觉得企业使命或者是不忘初心这一类的词对于初创公司它是一个很远的话题,但是呢,我们竟然还知道,自已时不时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成尤其是初创团队,团队做跟卖的补衷是因为FBA的一些产品已经推广的相对比较稳定了,我们想利用自发货跟卖的这种模式,给我们做FBA的测款,测出来的好产品呢,我们再把大量的一些资金,用于这个品牌业务的推广,但是因为起看到的收益,整个团队看到这个收个跟卖挣钱了以后,就嗨了然后把公司呢用于FBA的款 项就拿出来,就去做了跟卖,动了业务根基,而且呢,起初大家每一天听到的都是好消息,所以就很懈怠,创业其实是筛选好方向,然后想办法让自已坚持生存,然后长久生根,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其他诱惑,或者是挫折,乱了阵脚,改变了方向,除非你遇到了团队生存的问题,不得已去做了妥协,跟卖的这种模式拼的其实是价格,要挣钱其实多少大家都会做一些擦边球,游离在规则以外的模式,这种模式呢其实往往就是伴随着风险,这样一类的短期收益,不能把他当成一个创业项目在做。
第二呢电商运营的管理控制,风险预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业涉及到的环节特别多,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灭顶的灾难。我们主有这些问题,中转仓管理的问题发货或者是发错的问题,发货质量有问题,客户收到货不对版,对我们进行投诉,然后投诉的理由如果说你是售卖假货,亚马逊对于售卖假货他是零容忍的,因此就会封店,其实我们已经想到了,对这些问题发生的一些处理方法,就是我们自已去打包,那么对于自发货而言大的订单会密集性的出现在周末这几天,打包人员的配置,是由固定的人员加上运营人员,轮流指导来运营的,而且当时我们也没有去梳理这个,整体中转仓的打包流程,所以突然的爆单很容易引起中转仓混乱订单大的时候,公司的管理人员甚至都会扑上去,管理人员应该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干着打包的活,而且,我们定单在采购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员工存在吃回扣的问题,做的产品单个价普遍都比较高,而且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订单量是极大,所以就有了这样的机会,所以自发货的订单采购,必须是由专业人员去负责的,资金的把控也是最重要的,专款专用其实应该是一个公司做运营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有资金预算,和这个资金使用原则,其次我们不应该把鸡蛋都装到一个篮子里,自发货本来回款账期就慢,而且一个店铺销售额居然能超过3万美金,我应该多准备店铺,一个销售额超过这个1万美金的店铺就应该立刻叫停,去用店群的模式去分摊资金的风险,这样的话起码不会亏50万。

第三发挥自已的优势,而不是扩张新的模式,尤其是对一个初创团队来说的话,做好一件事真的不容易,有限的资金和团队配置,我不应该去拓张,其他的这个试错板块,本应该去专注自已的产品,这个盈余的资金,我们可以用于团队的这个技能的提升培训工作,在这个仓储物流,供应链这几个重要的环节,去做优化管理,而不是去做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模式,中间呢我们还当时去了很多的地方,做了大量的一些调研,耗费了很多的精力,所以在未来的创业当中,你得去努力发现自已的优势,或者是集中精力财力去给自已造就某一个优势,然后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把自已的优势放大,这是你立足的根本,而不是在市场的变化当中,不断的游离于各项偏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