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越南税务总局的信息,截至 2023 年 2 月 6 日,包括 Shopee、Lazada、Sendo 在内的 258 个电商平台/网站在税务总局的门户网站上提交信息。

信息包括:卖家姓名、税号、身份证、护照、地址、电话号码;在电商平台/网站买卖商品和服务的部分或全部过程等。
在具有网上下单功能的电商平台/网站,除提供上述一般信息外,还必须提供通过平台/网站下单的销售收入信息。
具体来看,258 个电商平台/网站共提供了 14883 个企业卖家信息(含 8 个境外企业卖家)和 53212 个个人卖家信息(含 4 个境外个人卖家)。
据之前报道,为方便提供电商交易信息,自 2022 年 12 月 15 日起,税务总局正式运营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接收电商交易相关信息。
根据越南法律规定,如果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的所有者未按规定提供信息,税务机关依据第 125/2020/ND-CP 号法令第 19 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另外,更新后的 91 号法令实施后,越南各地税务机关一直在向电商卖家进行征税。
有卖家表示,到税务机关后发现,自己不仅要缴纳当年的税款,即使是过往的也要补交,甚至还被加收了滞纳金/罚金。
报道称,越南正对年销售额在 1 亿越南盾(约合 3 万人民币)的卖家征收 1.5% 的税收(增值税 1%,个人所得税 0.5%)。
而要求电商平台/网站提供卖家信息想必就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卖家信息和销售数据,避免偷税漏税。
2015 年以来,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Shopee、Lazada、Tiki 等平台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 Covid-19 疫情影响下,越南电商迎来高速发展期。
据越南工贸部称,2022 年,越南零售电商规模为 164 亿美元,较 2021 年的 137 亿美元增长了 20%,并预计两位数的增长率将会在 2023 年继续保持。
更多市场消息,请关注【跨境东南亚】公众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