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通过速卖通前台搜索同行的产品,会发现一些同行的产品售价低得离谱,自己核算成本和运费之后,发现是亏钱的定价。
为什么人家亏钱还天天卖得火热呢?
1. 人家可能确实在亏钱卖,但仅限于单个购买小亏一点。要看具体是什么产品,有的产品有捆绑购买的属性,比如钓鱼竿和鱼钩,客户买鱼竿肯定要买鱼钩,买鱼钩肯定不止买一个鱼钩,那就会产生套餐型订单。这种订单,如果单个sku是5美金包邮,人家亏0.5美金卖,但是如果买两个就开始赚1美金,客户同时下单得越多,卖家少出的运费里的挂号费或首重费就越少,整体赚得也就越多。
2. 人家的定价是挣钱的。只不过你的前台登陆账号从来没有购物过,被平台判定为新买家账号,很多销量好的产品都是有平台官方补贴的。以前这个补贴名叫“New User Bonus”,现在叫“Welcome Deal”.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切换一下国家地区,再去分析别人的定价。
3. 你的成本价并不是最低价。相信大部分个人卖家都是在1688上拿货的,相比其他拿货平台而言,1688的定价还算是拿货价里比较低的,有阿里背书,也比较靠谱。在1688里采购,其实水也很深。首先第一步就是甄别工厂,毕竟1688也接受做贸易的入驻,很多做贸易的把1688页面装修得像极了工厂,难以区分,他们的货源甚至都是直接也在1688上拿的,但是价格骗不了人,普遍偏高。就算你拿货的是一家真实工厂,他们的价格也不一定低,你需要采购到一定的数量,而且能定期采购,才能拿到真正的最低拿货价。那些在1688上做得好的贸易商,就是因为量大,能谈到比工厂平台标价更低的价,所以才在1688上也有一席之地。举个不夸张的例子,我之前在一家工厂型卖家那拿货,标价80一个,支持一件代发,后来这个品卖爆了,频繁拿货,量还不小,和工厂的业务聊价格,直接降到了50一个,这样我这个品就更有优势了,能做更多的优惠活动了。前期如果你的量起不来,就要靠产品的差异化去抢市场,甚至可以像第一条那样,做点亏钱捆绑型的sku去先把量做起来,照样可以不亏钱做大。
4. 你核算时的运费不准确,算贵了。
– 首先是重量,如果只是目测地去估算,那肯定不准确,因为很多运费渠道都是按10g计费,尤其是客单价低而且重量又轻的产品,稍微估错几十g,那运费可以就相差大几块,最后核算出的定价自然就不准了。
– 在重量的估测上,包装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你是用快递袋,气泡袋,还是纸盒?每种包装袋使用的尺寸是刚刚合尺寸还是偏大?这些都可能会有突破10g的差距。
– 运费计算方式是否使用了最新的物流报价表?有没有核对好物流方式和所在国家?这些都会大大影响运费的试算。最方便的还是使用区域定价插件,调用同行使用的运费模板,通过利润率的定价,去反推这个产品的利润率。通过设置0利润率,甚至可以反推出假设在不赚不亏的情况下,这个产品的拿货成本是多少。
以上几种情况都说明了你看到同行的低价,并不是别人真的在做亏钱买卖,这是一种对价格把控的运营技巧。大家做得久了,自然而然就都会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当然确实有人是亏钱在卖,但是人家可能只是清库存而已,人家该赚的钱已经赚到了。只是在做一些资金回流的动作时候,一不小心被你看见了而已,属于偶然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