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姚立凡
《美妆头条》新媒体
随着进出口、跨境电商等领域逐渐成为国家重点监管对象,查税风暴也在这些领域逐渐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超过10起跨境电商企业因偷漏税而被罚的案件。
4月14日,福州海关发布的一则处罚决定显示,福建平潭亨远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星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福建新芽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进口化妆品货物的商品品名、税则号列申报不实,影响统计货物价值,被处罚款共计9.53万元。
01
“钻空子”偷漏税被罚
据处罚信息显示,福建平潭亨远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芽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平潭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以保税电商贸易方式向平潭海关申报报关单共计24票货物,申报商品为化妆品+本耐卸妆水套装等化妆品。上述货物进口进入保税仓库后由电商企业福建星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依照跨境电商零售监管规定进行销售经营。
经平潭海关归类,上述进口商品中本耐卸妆水50ml税则号列为 3304990039,套装内其余化妆品税则号列为3304100092、3304200091、3304910090、 3304990029。平潭亨远公司、福建新芽公司、福建星象公司将化妆品套装内不同规格间产品数量直接相加作为申报商品规格,以套装作为申报品名,以套装内综合税率较高的商品的税则号作为套装税则号向海关进行申报,造成申报进口的化妆品规格型号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张)及以下,免征消费税,该行为造成商品税则号列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及国家税款征收。
其中,平潭亨远公司商品品名、税则号列申报不实影响统计货物价值共计305.82万元,福建新芽公司商品品名、税则号列申报不实影响统计货物价值共计233.88万元。福建星象公司申报不实影响国家税款征收部分经平潭海关计核,核定漏缴税款共计88343.93元,滞纳金3576.15元。
处罚指出,平潭亨远公司、福建新芽公司、福建星象公司申报进口化妆品等货物商品品名、税则号列申报不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根据其规定,分别对平潭亨远公司、福建新芽公司、福建星象公司三家公司处以0.4万元、0.3万元、8.83万元的罚款。
据了解,进口商品主要有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这三大税目。其中,跨境电商进口化妆品的消费税执行的是《关于调整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的通知》(财关税〔2016〕48号)。即,对跨境电商进口完税价格在10元/毫升(克)或者15元/片(张)及以上的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征收15%的消费税,低于这一价格区间的化妆品、护肤品免于征收消费税。
而此次案件中,福建平潭亨远等三家公司为免征消费税,将化妆品套装内不同规格间产品数量直接相加作为申报商品规格,以套装作为申报品名,以套装内综合税率较高的商品的税则号作为套装税则号向海关进行申报,造成申报进口的化妆品规格型号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张)及以下。使商品低于化妆品消费税起征点,从而“钻漏洞”,造成漏征消费税的违法行为。
无独有偶,今年4月7日,深圳湾海关查获一宗化妆品申报不实案件。该批化妆品以保税电商贸易方式申报进口,现场关员查验时发现实际品名、品牌、数量、原产地与申报不符。实际进口化妆品包括香水、粉底液、保湿剂等共计1830件,同时有150件未申报化妆品,总计涉案金额约30万元人民币。目前,该案件已移交海关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02
查税风暴蔓延跨境电商企业
当前,比起传统外贸,成为新风口的跨境电商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海外美妆品牌进口上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税务局的严查和相关财税政策的不断出台,电商行业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行业之一,也逐渐成为重点监管对象,税务合规的战火已蔓延到了跨境电商公司上。
今年3月份,义乌两家企业以跨境电商方式进口经营化妆品,因将商品毛重信息作为法定第一数量向海关进行申报,拉低进口商品单价,导致漏缴消费税,被合计罚款85.9万元;今年1月份,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因隐瞒收入以及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违规行为,被深圳税务局追缴税款及罚款共816万余元;去年年底,杭州某跨境电商企业因存在设立内外两套账,存在隐匿收入少缴税款等问题。被杭州市税务局依法追缴税款、滞纳金共计210万元。
事实上,行业内卖家被罚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更快积累利润,跨境电商企业在时代的红利中“钻空子”,把逃税等违法行为当成了“基本操作”,怀揣着侥幸心理准备了“内外账”,自以为一系列的操作天衣无缝。实际上,在大数据的监管之下,跨境电商企业的任何“小动作”都会被抓。
03
监管再加码
查税潮席卷各行业
随着税务问题愈发的透明化,国家对逃税避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逐步升级。税务合规的战火不仅在跨境电商领域蔓延,直播、电商、网络主播、文娱、医疗美容等行业也难逃监管法网。
近一年来,国家常态化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一大批明星、网红、主播等高收入群体因逃税避税被有关部门处罚。比如,演员邓伦偷逃税被追缴1.06亿元;艺人郑爽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2.99亿元;头部主播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13.41亿元……
另外,医美行业也正成为2022年税务稽查重点对象。继八部委重拳出击医美后,税务部门的强力监管正接踵而来。进入了“强监管”时代后,医疗美容机构经常发生的私卡收费、两套账务、偷税漏税等税务违法行为正在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尤其是企业老板的个人账户已经成为税局稽查的重点,私户交易不再是偷税漏税的“避风港”。
近日,武汉五洲莱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就因逃避缴纳税款被查。曝光显示,经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检查发现,该整形美容医院在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采取偷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1701.89万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决定对其处以追缴税款1701.89万元的行政处理、处以罚款850.95万元的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国家“税务合规之火”正从个人蔓延至企业,并向所有行业扩散,处罚力度也逐步加强。不管从事哪种行业,合规经营、合理缴税纳税才是企业稳定长远发展的生存之道。切勿为了眼前利益,而丢失了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