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9 月 5th, 2025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家队”,共同宣传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引发热议。“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原来中国科幻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等微博话题累计吸引数亿人次阅读。

优秀科幻作品既要彰显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忽略科学精神。《流浪地球2》制作团队秉持精益求精态度,邀请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联合攻关,力争每一处设定都经得起推敲,“真实感”成为作品引爆市场口碑的一大原因。例如,电影里的太空电梯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具有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量子计算机、外骨骼装备、无人驾驶卡车等已在现实中推广应用。更重要的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实力不断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才能让观众认同我国有能力应对电影中的困难挑战,观影过程“不出戏”,沉浸式享受剧情魅力。正如《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所言,“放到30年前,《流浪地球2》是拍不成的,因为不可信。现在却不会有这种感觉,每时每刻的中国变化,让中国的未来充满吸引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科幻电影被誉为电影工业金字塔,仅靠几台摄像机、几名演员,不可能拍出高质量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能在制作上对标国际顶尖水准,离不开先进科技力量支撑。例如,3D打印和数控机床的应用,确保电影特殊道具精度达到产品级水准,国产化生物视效技术解决特效难题,带来以假乱真视觉效果,不少“国家队”企业慷慨解囊,免费提供先进设备协助拍摄……《流浪地球2》的成功,充分证明科技对影视业的赋能作用,影视业应总结《流浪地球2》制作经验,提升先进技术运用能力,积极引进高科技设施装备,促进制作水平和生产效率“双提升”,以具有更高技术“含金量”的作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创作反过来可为新兴技术运用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催生更多科技创新需求,推动技术进步。科研行业不妨与影视行业强化技术交流,探索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实现跨界共赢。

文艺精品不仅是精神享受,也可能影响人们未来选择。日前,在《流浪地球2》路演现场,一名小朋友给制作团队送上亲手绘制的科幻画,希望长大后成为航天员。还有观众表示受前作《流浪地球》影响,最终报考航空航天专业,成为科研领域一分子。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正如不少观众因《流浪地球2》点燃航天梦想,影视、文学、动漫等相关行业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制作更多反映“科技强国”主题的文艺精品,通过作品诠释科技魅力,引导人们关注科技发展,以作品吸引人才投身科研,激励人才为实现科技梦想努力奋斗。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