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9 月 3rd, 2025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保财险举行《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会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最新发布的首份知识产权保险白皮书透露,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有超过22个省份、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累计为超过2.8万家企业的近4.6万余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了逾1100亿元(人民币,下同)风险保障。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财险)2月8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双方合作完成的《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白剑锋介绍说,随着中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资本市场逐步繁荣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应运而生、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知识产权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自2011年开始探索专利保险相关工作,知识产权保险随即不断发展。2012年起,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先行先试与实践探索的方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44个地区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当年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地区的专利保险金额达3.1亿元,项目数为1702项。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专利保险试点”的部署要求。随后,各类知识产权保险政策不断推出,极大促进了知识产权保险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险已经覆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及商业秘密等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类型,也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各个环节。

白剑锋指出,知识产权保险作为知识产权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行与发展的环节中,发挥着拓展融资渠道、提供风险保障的双重作用,能够为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知识产权运用等全链条提供风险保障。

他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提高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化运行水平,更高层次保护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进权益维护与公平竞争,确保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也需要知识产权保险为各种知识产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因此,合力推动知识产权保险深入发展,对知识产权事业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降彩石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之后,下一步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白皮书的研究成果成为行业共识,形成行业标准;二是将白皮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促进产生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把白皮书作为一项延续性工作,做成品牌,指引知识产权保险行业发展。(完)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