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观点
■ 市场分析
期货方面,昨日收盘棕榈油2305合约7868元/吨,较前日上涨78元,涨幅1.00%;豆油2305合约8642元/吨,较前日上涨36元,涨幅0.42%;菜油2305合约9925元/吨,较前日上涨50元,涨幅0.51%。现货方面,广东地区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7750元/吨,较前日上涨80元,现货基差P05-118,较前日上涨2;天津地区一级豆油现货价格9350元/吨,较前日上涨10元,现货基差Y05+708,较前日下跌26;江苏地区四级菜油现货价格10920元/吨,与前日持平,现货基差OI05+995,较前日下跌50。
1月三大油脂期货盘面震荡偏弱,主要受原油下跌和假期期间需求偏弱影响,2月3日美联储加息25基点虽在预期范围内,但持续加息对经济有抑制,悲观情绪尚在,马棕出口数据骤降显示需求疲软,以及马来货币林吉特走强均令棕榈油承压。后市来看,豆油方面,现在正值美豆出口高峰期,USDA最新出口销售数据显示,2022/23年度累计对华出口装船2450.7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27%。南美端阿根廷布交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阿根廷大豆播种率为100%,但是大豆作物状况评级较差。油籽压榨组织Abiove周四称,上调巴西2022年大豆产量预测至1.286亿吨,此前预测为1.285亿吨;维持巴西2023年大豆产量预测在1.526亿吨不变。国内鉴于春节出游等数据,对下游需求转好有预期,近期大豆到港量偏少和洋流影响船期等消息给豆油现货予以支撑,基差较为坚挺,整体看豆油震荡格局不变,后期豆油需关注巴西大豆的贴水走势、南美作物生长状况、货币汇率走势等。棕榈油方面,据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数据显示,2023年1月1-3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减少27.01%,高频数据显示1月出口继续锐减,据外媒,印度上个月的棕榈油进口降至77万吨,为2022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棕榈油较与其竞争的植物油的折扣收窄,促使炼油商增加大豆和葵花籽油采购,另外印度本国的油脂库存处于高位也促使印度放缓油脂进口进度,国内市场对于消费恢复预期的乐观情绪逐渐消退。现货基差表现继续北强南弱,上周国内库存继续累库,但周内成交转好,贸易商补货增多,预计期货行情继续震荡。菜籽油方面,菜籽继续进口,船期统计2月菜籽进口量超过50万吨,3月量也不少,后期工厂将维持高开机率。目前由于运费仍高昂,令菜籽整体流通不快,市场在等待元宵节之后市场恢复正常。南北港口均在进口菜籽,对国内行情形成拖累,现货随盘调整,现货的基差报价仍高昂,目前国内供应缺口仍存在,预计月末会逐步缓解,因此国内基差报价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随着菜籽到港,工厂开工率提高,菜油供应逐步增加,行情预计震荡偏弱。周三晚(2月8日),美国农业部将公布2月USDA供需报告,市场密切关注2月份USDA对于阿根廷大豆产量的调整力度,目前预测大概会下调800万吨产量。周五中午(2月10日),马来棕榈油局将公布1月MPOB报告,彭博预测产量136万吨,出口115万吨,库存223万吨。
■ 策略
单边中性
■ 风险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