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北京专线物流人的朋友圈中传开了一条小视频,视频中人群围堵在一狭小场地,据路人描述称,「和兴安达物流跑路了,现场被货主围堵,一度惊动了警方。」
有物流人评论道:五方天雅汽配城将搬往香河,专业汽配物流的跑路潮要开始了,卷走了客户的货款,也卷走了自己所有的信誉和诚信。
1
搬迁尚不确定 「跑路」确有其事
「小树林」入口
正值中午12点,「小树林」里发货人、赶集人、货运车辆拥堵着,并没有体现出传言中汽配城将要搬迁的景象。
运联传媒记者进入「小树林」之后,并没有找到「和兴安达物流」的档口。而据一位被围堵当日在场的「目击者」告诉记者:「他们没有档口,每天下午会开车过来收货,就在那片被小商贩占用的地方。已经很多天没来过了。」他朝集市的方向指了指。
物流收货场地与小商贩共用
「还是代收货款的问题,不给人家结款。」据知情人透露,和兴安达已经近两个月没有给货主结款了,「上次好像是一月底的时候,公安局过来过一趟,让附近的企业结了一次款。」
2
又是代收货款惹的祸
走访时记者发现,附近的专线收货档口都明显地印着关于待收货款的放款时间及周期。这些小专线们对「代收货款」的态度,显而易见了,已经成为业务介绍的一部分。
如今随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很多企业都贴着「直达三天、中转七天」的标识标明放款周期,有些甚至写着「天天放款」,并标明「未在牌上注明的线路禁止做代收货款」。
无独有偶,4月11日,朋友圈也有上海勤康物流被传出「跑路」的消息,消息中称问题同样出在资金链上。
陕西朝阳物流董事长李朝阳用自己「被跑路」的经历反思出一个道理:「企业破产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资不抵债,是你的钱还不清你的账,代收货款是一个坑,动了它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回头来看今日「跑路」的这两家企业,有决策问题也有管理问题,但根本地还是人的问题。
1)资金链管控能力不足。正如李朝阳所说,企业破产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资不抵债。
记者走访东北物流市场时,有物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情况下物流老板看到自己银行卡上有钱,就以为自己挣着钱了。等到年底结完货款的时候就傻眼了,代收货款被误认为自己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很多专线企业容易在年底跑路的原因。」
2)不用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专线强不强,全看老板娘。」这句看似褒义的话实则蕴含着危险。
很多专线企业老板娘担着财务管理的角色,而实际专业财务能力欠缺,甚至缺少文化知识,混乱是常见的,即便入不敷出老板也不一定知道。
所以,专线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专业性强的工作,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只有这样老板才能对公司的现金流、资产负债情况、盈利情况有全面真实的认识。
3)业务规模盲目拓展。原本就对公司资金链情况掌握混乱,老板再盲目扩张业务规模,无疑是将自己和公司丢进了一个黑漆漆的「无底洞」。扩大业务规模的前提是, 领导人必须对企业现状、对市场情况、对行业趋势等拥有准确认知。
归根结,最终还是人的问题。试问那些「跑路」的老板们,跑走了能带走什么?带走的是自己的诚信,甚至是对行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