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rs of a negative impact of Trump…are really overblown – 对特朗普负面影响的担忧…真的是被夸大了”,这是最新一期Bloomberg BusinessWeek文章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所带来的担忧的评论。从CBS 60 minutes节目最近对特朗普一家的采访时,特朗普软化的角度就可以看出来,大胆过激的竞选承诺和日后的实际施政是两码事,跨境电商们大可不必慌乱。
以跟我们跨境电商息息相关的汇率来说,特朗普曾扬言入住白宫后第一天就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可能的惩罚包括:重新考虑两国的经贸谈判;不允许中国企业参与美国政府主持的项目;停止OPIC(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对于中国项目的支持;敦促国际货币组织加强对操纵国汇率的监督。考虑到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贸易战自损八百的后果(特朗普扬言要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Bloomberg并不看好特朗普会真的走这条路(94年后美国就再也没有把任何国家列为操纵国)。再说中国也不care,中国企业在过去5年拿到的美国政府项目的总金额是少得可怜的九百二十万美金。Forrest个人观点还是那句话:太阳照常升起,钱照赚。边走边看。
Amazon & 清洁能源
特朗普也曾批评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并准备废止奥巴马的清洁能源政策并重振煤炭开采。但是以Amazon为首的大批财富100强公司,以实际行动,大手笔的采购清洁能源,来表明自己力挺清洁能源的立场。而且就在上周,包括ebay和intel等300多家举足轻重的美国公司,联名督促特朗普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公约和清洁能源,这将是特朗普不得不重视的一股反对力量。从下图可以看到Amazon采购的清洁能源(主要是风能)几乎是第二名微软的两倍,是Walmart的四倍。
Amazon更是在AWS官网上宣布,它云服务所用的清洁电能到2017年底会超过50%,并把100%作为终极目标。
风能和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在美国并不是最便宜的,太阳能更是目前成本最高的电力来源。Amazon积极的推动清洁能源,除了可以通过长期锁定价格的方式规避由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引起波动(锁定15年平均下来看比一般批发采购还要便宜),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想不到的原因,那就是本期Businessweek的文章《Clean Power is Too Hot For Even Trump to Cool》所提到的”Corporate America has lots of millennial customers, and they want to buy from companies with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 and a commitment to renewable engery”。翻译过来就是说千禧年一代的广大美国消费者,他们更愿意把钱花给坚持使用再生能源,同时有可持续性发展供应链的公司。
做电商有很多的套路,listing优化有套路,产品的标签显示“designed in China, assembled in USA”也是套路,跨境电商在美国赚到了钱后反馈和支持一些美国公益事业,社区事业,比如卖宠物产品的中国电商可以支持美国爱护动物协会:proudly support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更是非常友爱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套路(咳咳,干货,你的amazon客人又多了一个买你产品不买竞争对手的理由)。
Amazon & 全球在线视频服务
WSJ最新发表了一篇报导《Amazon Gearing Up for Global Launch of Streaming Video Service》Amazon加速启动全球在线视频服务。
文中提到Amazon把风靡全球的英剧《Top Gear》三位男主请来拍了一档全球车迷们翘首企盼的真人秀《The Grand Tour》。Amazon的宣传力度可谓是非常的大,Forrest今天刚收到的一个Amazon包裹,它的封口胶带就是该片的首映宣传。考虑到Amazon平均一天寄出的包裹超过一百五十万个,这种生态武器的市场推广打法威力极大。
(说到这里Forrest要岔开一下话题,图中的这个封口胶带也是Amazon的“黑科技”。胶带机吐出胶带时,封口胶带的长度是Amazon系统根据当前箱子的大小型号自动匹配,长度刚好合适,打包员无需再用刀截断。为了存储和吐出方便,胶带的初始状态是干的没有粘性。它被吐后会被一个装置用水浸湿有特殊化学物质的一面,进而迅速产生粘性。这个黑科技极大提升了打包员的效率。好奇的朋友可以申请参观FBA仓库,FBA还专门在参观的中途,安排了这个打包环节共参观者体验。)
11月18号《The Grand Tour》首映之前,男主之一Jeremy Clarkson无意中提前透露这档美剧会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又一个Amazon生态的大动作被曝光。在此之前,Amazon Prime Video只在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日本开放。印度被当做第六个重点国家即将在下月上线Prime Video(为啥又是印度?参考Forrest最新公众号文章《全民公敌?Amazon中国卖家何去何从!》相关分析)。
在Amazon之前,只有一家在线内容公司能够覆盖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那就是《纸牌屋》的制片方Netflix。Netflix已经布局国际市场一阵子了,目前也就拓展到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较之下,Amazon的野心之大,可见一斑。
跟Netflix“一包药治百病”的策略相比(Netflix只买任何国家都会看的影视剧),Amazon走的则主要是本地化的路线:雇佣目标国的团队拍摄适合本土观众观看的剧集,成本想想就知道要比Netflix大很多。Amazon这种策略的原因很简单,即在线视频服务也是要服务于Amazon的生态战略,本土在线内容更贴近目标国受众,增加Prime服务的含金量和粘性,从而可以把更多的购物流量引到Amazon平台并牢牢的捆绑在Amazon生态里。
几个月前Forrest就读到相关报道,说Amazon已经跟不少宝莱坞电影公司签了拍摄和版权协议,为即将上线的印度Prime Video服务提供本土化内容,有兴趣的可以搜索《Amazon expected to launch Prime Video in India this Diwali》(排灯节上线据说最后跳票了)。印度看上去一定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最后跟大家分享Bloomberg一张有趣的图(点它看大图):自从1994年美,墨,加三国签了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美国的进出口都有哪些大的变化。该图信息量很大,比如进口方面,美国进口了很多window dressing窗户装饰品 (咳咳)。美国人的别野(shu)大,房间多窗户多,窗户饰品类进口自然量大。这个品类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明显,如果你再考虑到它其实最适合量身定制,窗户饰品+制定化是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Forrest会再找时间跟大家聊聊制定化的玩法。
特朗普甚至还曾威胁要废除NAFTA重新谈判。不管怎么样,NAFTA也是有实力的跨境电商可以研究的一个协定。它让很多的“被认定为原产地在美,墨,加三国”的产品,可以免关税的在三国流动。比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厂GM,Ford,Fiat Chrysler,和德国BMW,日本Nissan,Toyota等都在墨西哥建厂,既利用了墨西哥廉价的劳动力(Ford在墨西哥生产一辆轿车可节省成本$1200),又充分运用了NAFTA协议赋予的免关税优势。比如Anker的Roav HUD导航系统,如果进口美国有关税,Anker可能就可以考虑在墨西哥设厂了(话说Forrest还真查了一下HUD的HS code,关税为0%,8526.91.0040)。
Forrest是不是应该在下期《Forrest观跨境》里放些大招和大干货,把转发Forrest文章的朋友加入高级俱乐部,优先阅读?哈哈
– Forrest Guo
美国新火逆物流 创始人&CEO
(可以加Forrest的微信号:Forrest888,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