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通已经被temu逼到墙角去了。
做了十几年跨境电商的速卖通平台,竟然被做了仅仅一年多的跨境拼多多temu给反超了。
本来,速卖通是有机会扭转局面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虽然在珠三角,temu和shein等全托管平台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在长三角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工厂链中,却尚未涌现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托管平台。
考虑到速卖通隶属于阿里集团,阿里在江浙沪地区拥有庞大的供应链和产业带工厂资源。
理论上完全有能力从0开始,打造一个能够与temu和shein匹敌的全托管新平台,从而在跨境电商领域脱颖而出。
然而,阿里却错失了这个机会。
它选择在经营了十几年的速卖通这个老跨境平台做“模式创新”和自我革新。
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速卖通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电商平台。
对于现如今的速卖通来说,产品的丰富度可能已经不是关键,更加重要的提升商家的等级和买家的购物体验,拥有更低价格的源头商品。
这意味着平台要逐渐剥离中间商的角色,挤走无货源卖家等中间商。
转而更加支持愿意配合速卖通平台转型的中小型工厂和品牌卖家。
现在速卖通要把POP模式(第三方卖家自营)转向半托管、全托管模式;还有给官方直营店供货的模式。
就是这种趋势的显现。
尽管现在很多POP卖家对于速卖通强制他们做半托管感到不满并进行各种抵制,但平台并未回应。
速卖通的高管们深知自己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商家们的不满只是暂时。
然而,他们有可能忘记了历史的教训。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任何一个王朝进入衰退期后,其长期衰退的趋势都是无法阻挡的。
即使出现了某个“中兴之臣”,比如张居正、王安石等,通过各种变法进行了成功的“自我革新”。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延缓了王朝的衰退。
对于速卖通也同样如此,不管平台做何种“模式创新”,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延缓平台的衰退。
而最坏的结果,则是走wish的老路,重蹈wish覆辙。
一旦这种“自我革新”失败了,导致大量卖家和买家流失到了其他平台。
拼多多逆袭淘宝的故事,很可能会再次在temu和速卖通之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