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8 月 2nd, 2025

这是整个微信中欧班列人最多的圈子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在经历着一种煎熬的处境。亚马逊对一些来自中国的头部卖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封号。

(商务推广-请点击图)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在经历着一种煎熬的处境。亚马逊对一些来自中国的头部卖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封号。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刷单测评

,亚马逊视为付费评论,自6月份以来已有多家头部卖家被封禁,封禁名单上部分卖家在亚马逊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这些在业内被称为“大卖”。

上市公司天泽信息(Tiza Information)控股的深圳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据本月初报道,有约340家门店被亚马逊关闭,1.3亿人民币(约合2000万美元)资金被冻结。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最早因亚马逊封号引发业界震荡的是在今年4月底,“头部大卖”深圳前海帕拓逊的主品牌Mpow被封号;与帕拓逊、安客创新并称“亚马逊三杰”的傲基科技主品牌Aukey,在5月9日也遭封号;同一时期遭重的还有另一家深圳超级卖家——泽宝科技……

大卖家被罚关店、资金冻结,中小卖家人心惶惶。传言也四起。甚至有中国卖家表示,大卖被封号可能是中美贸易战的产物,因为中国的跨境电商公司在亚马逊上无论从体量还是影响力上都已是首屈一指。

受访者还说:“虽然亚马逊有禁止付费评论的规定,但这种现象在美国卖家中也存在,但从未听说过他们像中国卖家一样被封禁。黑名单显示这波打击行动专门针对各个品类的顶级中国品牌!”

这样言论,的确有市场:

南方周末报道,帕拓逊曾是跨境电商第一股,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0.4亿。傲基科技号称年销售额超过100亿。

根据电商数据公司Marketplace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底,亚马逊42%的顶级卖家来自中国,而2016年这一数字仅为11%。中国商家的整体销售额仅次于美国卖家。

真的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跨境卖家的打击吗?

业内猜测,帕拓逊的主品牌Mpow封号是由一个差评引发的“血案”。南方周末调查报道:

一个名叫EsefHamzic的博主,第一次购买一款Mpow耳机时,主动联系了包裹里售后卡上的邮箱,申请延长售后期。此后,帕拓逊邀请这位博主参与新品测评,并承诺返评后退货款,相当于免费赠送一副耳机。

EsefHamzic非常认真地试用后,打了三星,还在评论中吐槽了这款耳机材质太过光滑,根本没有中说的降噪音质。总之,他很失望。

帕拓逊售后要求他将评论改为四星,否则不让他享受测评优惠。EsefHamzic理解不了“拿人家的手短”,“邮件中没说四星以上才可以返款,这不是操纵评论么?”一怒之下,他不仅强行退款,拒绝修改评论,还发布了一篇揭露此事的长篇博文。

在业内,有人把刷单比作肥料,没有肥料,依靠土壤庄稼也能长大,有肥料庄稼就能长得更快些。

有肥料,还催生了海外留学生和华人的测评产业

。 对于参与测评的消费者来说,下单、付款、收货、留好评,换来卖家的全额退款,相当于白拿一款自己需要的产品,对很多留学生和华人有相当的吸引力。

而专门组织这样测评群的中间人,也是产业繁荣的产物。疫情暴发之后的2020年,运力收紧的空海运和适时爆发的中欧班列,见证了中国跨境出口迅猛的增长态势。提供测评服务的商家,也因此挣得盆满钵满。

某测评团队宣传图

除了刷单、引导好评之外,另一个非常危险的违规行为是上架侵权商品。例如前段时间在海外火爆畅销的玩具“灭鼠先锋”。一些商家盲目按销量选品上架,结果在“灭鼠先锋”专利拥有者Foxmind的激烈维权下,被美国法院严查,冻结了几十个商家的账户。

进入2021年,依旧有很多新的跨境商家入局希望尝甜头,欧美社会逐渐复苏却在悄悄扭转供应源的结构,业内有专家认为,今年的跨境电商难度更大,竞争更激烈了。如何从越发激烈的竞争和海量商家里脱颖而出,刷单测评似乎又成了不二之选

对于多家头部大卖被封号,我们官方对此有什么表态呢

日前,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对亚马逊近期封禁大批中国卖家的问题做出了回应。

李兴乾提到,一批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世界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样本,也为各个国家发展电商提供了借鉴。同时,商务部也注意到,由于各国法律、文化、商业习惯不同,企业在出海时也会碰到各种风险与挑战。

“据了解,有些商家的行为被认为违反了亚马逊平台的《卖家行为准则》等格式条款,经营受限。商务部一直要求企业遵守各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商务部将为企业提升风控水平,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对接提供帮助,坚决支持企业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上下游各类主体加强交流协作,共促行业健康发展。”

李兴乾强调,总体上看,这是外贸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阶段性的“水土不服”,是“成长的烦恼”。在边学边干、相互学习了解的过程中,希望平台珍惜广大企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尊重各类贸易主体,相信平台和企业能够找到既合规又合理的解决之道。

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的场合,面对众多中外媒体,表态很克制但也已经很明显。虽然说是“水土不服”,是“成长的烦脑”,但归根结底就是部分商家违反了平台规定。要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经营,就得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办事。

明白人还是有的:

如果说,是规则出了问题,经调查确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我们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去维权。如果不是,还是需要企业自己乖乖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

如果因为部分商家的行为,影响到整个中国跨境卖家的商业环境,亚马逊表面不歧视,背后专挑中国卖家问题,加强对中国卖家审核执行尺度,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对于许多遵守规则、合规做运营的中国“白帽”企业(跨境电商圈里,完全不刷单、不违规的运营方式称为白帽玩法,反之则为黑帽),面临的则是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在产品研发设计、品牌建设推广上下了大量的工夫,还没出海,就要先突破国内“黑帽”企业的设卡。自己不刷单可以,给别人刷单、让亚马逊封竞争对手,给竞对刷差评……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当然,还有另外的声音。

目前中国跨境企业高度依赖亚马逊、PayPal、Facebook和谷歌开拓全球市场。环球时报在采访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时,后者表示:“要打造具有国际规模和品牌效应的中国本土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促进中国外贸企业参与贸易公平,增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加快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此话并没有问题,自由市场允许亚马逊的存在,也允许其他更多平台参与竞争。服务中国品牌走出去没有错,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高质量、货真价实的产品更是不变的宗旨

。不然,新的平台充斥着大量假货、假单量假评价,不过就是又一个某宝、某多了。

除了打造我们本土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
独立建站也是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途径

。当然,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完全不一样的运维思路,不是大多数中小跨境电商商家在初期能够轻易踏上的道路。但没有开始,哪有进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今,亚马逊严查刷单评论,通过传统的运维方式,在亚马逊是走不通了。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路子更加艰难了。
中国品牌出海,在欧美市场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劣势:低知名度,市场对Made In China的固有偏见,中国企业对海外营销环境的不了解不熟悉,都无疑给中国品牌出海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要打进欧美市场,就要求有更多的营销操作

外界很多人只看到了亚马逊对一批中国卖家“痛下杀手”,但这仅仅是千面万面中的一面。商家进行刷单测评,能说明这些中国产品质量不行吗?以“三杰”为代表,这些大卖之所以成为大卖,都是靠刷单这样的粗暴操作,还是说咱们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海外仍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放眼中国制造出海的历史长河里,有人选择摸索和遵守当地法规商俗当“白帽”,有人为了突破重围当上更激进的“黑帽”,有人倒了有人还在坚持。这一切,不过是一代跨境电商企业在这个时代的探索,是为下一代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推广积累历史经验,是为下一代“中国制造”出海冲锋陷阵。

成长的烦恼,经历了,也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内容主要参考来源:

南方周末:亚马逊中国卖家:刷单越来越难,却停不下来

每日经济新闻:亚马逊下重手!超过5万中国卖家被封,损失超千亿,商务部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天泽信息股价大跌:子公司上亿元资金被冻结 公司名下大楼将被拍卖

Global Times(环球时报):Amazon ban against top Chinese sellers sends warning

文中评论截图来源:

雨果网、Moss的精神家园、观点公众号

(商务推广-请点击图片)

好文推荐中欧班列:为什么要找这家公司来开拓市场?中欧班列:运力不足,舱位到底该给谁?中欧班列:昙花一现VS.真正的民族产业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