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升级的触角很快延伸到东南亚的休闲零食行业,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正餐的需求开始转移到零食,逐渐呈现“零食代餐化、正餐零食化”的趋势,新消费对年轻一代饮食规律的重塑,也将休闲零食推向日常生活的“第四餐”,消费时段和消费场景持续增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也为零食品牌和商家带来了无限商机。
2021 年泰国人用零食/饮料代替正餐的频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人。“吃零食是泰国消费者最喜欢的消遣方式,70%的泰国人认为吃咸味零食可以调节自身情绪。
受欢迎零食





新加坡美食源自新加坡的多个民族,包括马来人、印度尼西亚人、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美食以及土生华人和以英国和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方欧亚美食。
2017到2022年,新加坡零食市场从6.607亿美元的市值增长到8.12亿美元。展望2023到2027五年期间,冰淇淋(7.9%)、咸味零食(4.4%)、甜饼干&水果零食(3%)和糖果(2.7)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将快速增长。
新加坡消费者购买零食的渠道也在逐渐演变,线上电商零食消费迎来了显著增长,其份额从2018年的1.9%增加到2022年的7.8%。为品牌及商家带来了新的机会。
新加坡健康意识更强,线上线下饮品要求标注营养等级标签,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必须贴上Nutri-Grade标签,并禁止发布与“D”级Nutri-Grade饮料相关的广告。而包括蔬果干、坚果、养生茶包在内的健康食品在本地大受欢迎,此外“日韩风”也是当地的大热门,拉动日韩零食销量。

出海东南亚这几年,以老牌国货、新锐茶饮和零食为代表的品牌的味道相继出海,凭借着和国外区别开来的独特口感和口味切入东南亚市场,征服“国际胃”。2023年上半年,至少有三家茶饮企业的创始人奔走在东南亚。这些茶饮品牌今年都有出海东南亚的计划。此外,沸腾中的跨境电商更是把中国食品商品卖到了东南亚,品类的赛道也将持续细分。
味道作为食品品类的重要标签,一定需要独特且具记忆度的口味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产品印象,这也是零食品类有效抢占海外消费者心智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沿着味道形成初印象,形成产品认可度,以及品牌认可度,从而带动口味出海和文化出海。
遍布东南亚的华人群体也给中国零食品牌出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留学生和网红也是在海外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播者,并且伴随自媒体的热潮,各种外国友人制作的中国零食试吃视频都能在社媒上引起不错的反馈,在这种的双重传播下,中国的零食开始逐渐打开海外市场。
多种因素下,国内有些零食单品迅速风靡海外,让老外们为之疯狂,从之前的“辣条”和“老干妈”到如今的“螺蛳粉”,食品出海也在不断丰富着品类。

公众号:跨境jun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