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刊 好 文,邀 您 共 赏
作者简介:赵世举,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语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词汇与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汉语国际传播等。
提要:跨境语言,凝聚着特定的族群,承载着多元文化,呈现出独特的语言样态。它们既是独特的语言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历史资源,又是重要的政治资源、特殊的安全资源和待采的经济资源,因此,也是国家多功能的综合性资源和战略资源。尤其是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其价值更加凸显。加强跨境语言的保护和利用,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现实任务。
关键词:跨境语言;语言资源;语言生态;语言保护;“一带一路”
* 本文是在2014年撰写的一篇旧稿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感谢戴庆厦先生的督促和指导。此为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话语构建研究”(项目编号ZDI135-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原载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3卷第2期(2016年12月)《跨境语言的资源价值》(1-11页),有删减。
1
引言
跨境语言,突破了国界,凝聚着特定的族群,承载着多元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呈现出独特的语言样态,也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关系。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我国跨境语言较为丰富。戴庆厦(2014)论及30多种,黄行和许峰(2014)按国内语言统计有50余种,周庆生(2013)统计跨境少数民族语言为33种。由于跨境语言分布边陲,一般不为人所关注。其实,它是非常珍贵的综合性资源,具有难以估量的多方面价值,很值得发掘、保护和利用。尤其是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其价值更加凸显。从资源视角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
独特的语言资源
任何一种跨境语言都是人类社会独特而珍贵的语言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价值。
2.1 语言生态价值
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语言也是世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依存于它所在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由于跨境语言在生存环境上的特殊性(语言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自然地理的复杂交错)、其内部变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在语言生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及价值,也决定了它对于语言运用和语言生态保持具有非跨境语言所没有的特殊作用,是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很多跨境语言是使用人数不多的语言,而且大多地处偏僻,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一些语言逐渐衰微乃至濒危。在我国20多种濒危语言中,不少是跨境语言。一些跨境语言濒危的现实更增添了其珍贵性。
2.2 语言研究的难得样本
跨境语言或处于多语环境中,与其他语言接触频密而深入,表现出某些独特的语言特征;或偏处一隅,较好地保持了其历史面貌,与发展变化较大的语言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是非常难得的独特语言样本。对这类错综复杂的跨境语言开展研究,对于探明相关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化对人类语言演化、语言接触、语言关系、语言生态等方面的认识,丰富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丰富的文化资源
跨境语言,由于其生存于相邻的多国环境中,是一个族群与多个国家交错的特殊土壤滋生的特殊产物,因而呈现出多元文化特色,往往具有非跨境语言所没有的一些特点,颇具特殊文化价值。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并且濒危的跨境语言,弥足珍贵。
跨境语言积淀了丰厚斑斓的多元性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史宝藏;也是许多独特文化样式产生的源泉和生存的依托,尤其是那些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文化样式。这些都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推进当代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都注重利用跨境语言传播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充分发挥跨境语言的作用,通过语言桥梁,促进人文交流和人心相通,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跨境语言的多元文化样态,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态,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4
珍贵的历史资源
跨境语言的形成,与环境变迁、自然灾异、战争动乱、社会变革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徙、国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隐含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记忆,是人类演进的“活化石”。其中不乏现存文献和历史遗物已经失记的珍稀信息。
5
重要的政治资源
跨境语言多为少数民族语言,并且与特殊的地缘、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相联系,因而,它不仅具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和国家意义,而且具有国际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资源。
5.1 联系邻邦的独特桥梁
异国同族民众语言相通的优势,也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感情基础,这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条件。可以跨境语言为桥梁,与邻邦开展全方位的民间交往,推进经贸、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5.2 维系边疆民族团结的黏合剂
民族语言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也凝聚着民族感情,是民族的纽带和标记。跨境语言大多使用人数少,通行面较窄,在通用语的挤压之下有的日渐衰微乃至濒危,维护这些语言的生存和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赢得人心,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否则,可能会导致民族自卑、感情疏离、甚至人心向外等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5.3 特殊的安全资源
语言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凭借其独特性构筑安全屏障,也可以用作各种博弈的利器。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关注的重点地带,也是不安全因素多发区域。利用跨境语言,加强与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联系,不仅有利于融洽民族关系,而且有利于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发现问题,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维护边疆稳定。同时,利用跨境语言的便利,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协调,有利于邻邦之间增进互信,在治安、反恐、缉私、禁毒、军事等领域开展合作,构建安宁友好的周边环境。从另一个方面看,跨境语言也往往是各种敌对邪恶势力用来联络勾结和宣传渗透的独特工具,不可忽视。因此,利用跨境语言来破解各种敌对势力的秘密、防范渗透及恐怖等各种犯罪活动、瓦解敌人队伍,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6
待采的经济资源
丰富多彩的跨境语言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跨境语言优势来推动边疆经贸发展,而且还可开发跨境语言产品、语言服务和特色文化产品,发展语言经济。
6.1 发展语言服务业
区域合作的热兴和全球化发展,催生了对过去不为人重视的跨境语言的各种需求,这为发展跨境语言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针对现实和未来的各种需要,开展跨境语言培训服务、翻译服务、语言文字咨询服务、文字速录服务、语言文字编辑服务、导购等商务语言服务等。这是语言经济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6.2 开发语言成品
过去,跨境语言因不为人所重视而鲜有语言成品生产,这为跨境语言成品的开发留下了无限空间。可根据我国实施“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周边区域发展战略对跨境语言的需求,开发相关热点地区的语言成品,如跨境语言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教材教辅等语言教学资源、以跨境语言为内容或工具的各种电脑应用软件以及游戏等娱乐产品、日用声控软件等语言技术产品、语料库、以跨境语言文字为装饰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品,等等。
6.3 发掘旅游资源
以跨境语言为载体的异彩纷呈的各种文学、艺术、民俗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宝库,可以充分发掘利用。例如各民族的戏剧、曲艺、民歌、故事、传说等等,都可打造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跨境语言在促进周边商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潘克·基默威特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着共同语言的两国之间的贸易量是语言不同国家的3倍(转引自潘春见 2006)。此外,可以预期,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跨境语言发展电子商务,也充满着诱人的经济前景。
7
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跨境语言是国家难得的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性资源,也是战略资源,绝不可小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对跨境语言生态关注不够,研究不多。不仅这些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严重的是上文已经述及的,有些跨境语言活力日衰甚至濒危。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的报告所指出的,“目前世界上大约97%的人口使用着大约4%的语言,反过来就是,全世界约96%的语言由仅仅约3%的人口在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 2003)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因此,重视跨境语言的保护和利用,着力维护包括跨境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的活力,是国家应当高度重视的新课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当务之急。
【声明】感谢《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相关阅读:
期刊好文 | 从生态与安全角度研究中国的跨境语言(文/郭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