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酒店借营改增涨价,消费者不满酒店涨价方式。最近上海多家五星级酒店集体上调酒店价格,他们声称因为“营改增”。然而税务局明确表示现在的营改增后酒店的实际税负只减不增。
近日,包括凯悦、洲际、万豪在内的多家酒店集团先后大幅提高房价服务费(含税),理由是“由于酒店业5月起推行营改增,因此5月1日后,旗下酒店房间价格不变,但根据房价另外征收的服务费(含税)由之前15%提高至21.9%,提升的6.9个百分点正是新增加的增值税”。
对此,上海市税务局做出明确说明。市税务局方面表示,本次全面推开营改增后,酒店业按“住宿服务”税目缴纳增值税,税率为6%(销售额应换算成不含税收入),一般纳税人名义税负比原营业税的5%实际增加0.66%,小规模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比原营业税的5%实际下降2.1%。
对于一般纳税人,虽然名义税负增加了0.66%,但其购进货物、服务、劳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均可以抵扣其销项税额,如酒店经营企业购入的不动产、水、电、燃气、消耗性日用品、固定资产、房屋装修及维护费用、其他外包服务等均可按规定抵扣销项税额。经预估测算,其增值税实际税负与原营业税相比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对小规模纳税人,其增值税实际税负与原营业税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企业税收负担明显减轻。因此,市税务局方面强调:酒店服务费的提价是企业自主经营行为,与本次全面推开营改增无必然关系。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我们做过实际测算,对于酒店业来说,营改增后,虽然名义税率上升了,但由于进项抵扣等因素,实际税负水平是大大降低的。因此,将涨价原因归结于营改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有混淆视听的成分,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营改增试点的正常推进。”中金网

部分本土酒店没涨价
对于涨价,丽思卡尔顿订房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5月1日起,所有酒店都会加收税费,不只是丽思卡尔顿一家。”
记者从中国大酒店订房部也获知类似说法。“除住宿外,在酒店里的其他餐饮、SPA服务等都要加收增值税费用。具体是不是都加收6.9%,还要看酒店的具体政策。”中国大酒店订房部工作人员还表示,即使是常客也无法免除这项费用。
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境内酒店管理集团并没有加入涨价队伍。比如白云宾馆、东方宾馆等五星级酒店,仍然保持15%的服务费。“除房价外,加收15%的服务费,其他没有了。”白云宾馆订房部一位工作人员说。
消费者不满酒店涨价方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对涨价不满,同时也对酒店公布涨价的方式有意见。
这些酒店涨价的公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酒店预订清单体现,消费者查询明细后才能发现,比如万豪、洲际、雅高、香格里拉等。“如果我没有查看明细的话,可能就糊里糊涂交了钱。”杨先生说。
二是酒店官网上会显示一行文字提醒。以喜达屋旗下的粤海喜来登酒店为例,在预订网页上写着“特殊提醒”:从2016年5月1日起,增值税(VAT)将在中国实施,房费及其他酒店服务费均将征收增值税。该酒店一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解释了为什么酒店不按增值税税率6%征收,而是按6.9%征收,“因为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房费+15%服务费)6%,这个结果相当于房价乘以6.9%”。
“营改增”并非是酒店业集体涨价的诱因
第一,“营改增”试点方案的顶层设计一直遵循“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酒店业作为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实际上是获得较大“减税红利”的行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应当成为酒店服务收费涨价的理由。
第二,从酒店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来看,局部看是缺乏对“营改增”相关政策的了解,但从众多酒店企业的行为方式看,确有借机哄抬物价之嫌,存在恶意转嫁改革成本之意。应当为其自身的行为和战略发展付出代价。
第三,酒店业一方面享受国家政策的减税红利,另一方面又借机提高价格,并将两者关联起来,欺骗消费者,从中谋取暴利,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作为品牌企业更应在市场竞争中,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不应当投机取巧,谋取不正当的“企业利益”,故意歪曲国家政策。
律师:若串通涨价则涉嫌违法
对于这些酒店集团的集体涨价,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或有违法之嫌。“此举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受欢迎的,如果有串通情节,恐怕有违反法规之嫌疑。”该人士称。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广东资深高级律师朱永平对此表示,酒店住宿价格不属于政府指导价格的范围,而是市场调节的价格,根据《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能够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经营者应当将调整后的价格明码标价。但是,如果发现并能够证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了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或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则该行为违反《反垄断法》、《价格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