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惕:亚马逊封号,这些红线不要碰
凡是做电商的小伙伴应该都清楚,社交媒体平台跟电商平台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有违规组织通过亚马逊刷单、操纵评论等水军群组建虚假买卖评论。
他们跟亚马逊卖家们进行交易,通过付款给好评的方式赚取收益,有些靠谱点的,就赚个中间费,部分就骗买家下单,然后不给买家返款,用自己的账号收款,卖家最后获取大量差评。还有些更不靠谱的直接用虚假账号进行下单,然后在卖家返款之后,就大批量退款,导致卖家们损失巨大。
去年七月份亚马逊宣布向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超过11000个有诱导用户刷单嫌疑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团体管理机构提起诉讼或发出警告。其中,亚马逊对1万多个Facebook群组的管理员提起了诉讼,原因是这些群组对亚马逊产品进行虚假评论,违反亚马逊的规则,其中一个群组成员有约43000名,可见亚马逊对于打击这类违规行为的力度有多大。
除了买卖评论这种行为,还有哪些红线呢?
第一,买卖有瑕疵的产品。他们会进口一些旧产品、二手以及翻新品进行销售,然后在平台按照全新品进行销售。他们收到货款后,就放弃账号。
第二,利用不同平台进行差价套利。就像在国内的拼多多下单,然后在淘宝进行销售。虽然这种套利行为一直被投诉,但是这种行为一直没有被杜绝,因为很多人就是以此进行牟利。
第三,冒充身份对卖家进行诈骗。一种是冒充国际知名大公司进行行骗,他们打着利用巴基斯坦一些知名公司子公司的名义来让卖家答应赊账发货,一旦收到货之后就会失联,卖家会钱货两空。另外就是上面说的冒充一些评论人身份,然后要求卖家下单后进行返款,利用虚假账号下单,下单后收到返款就取消订单。
第四,虚假自发货订单。利用亚马逊的收货漏洞,提供虚假物流单号,一旦亚马逊根据假的物流动态发放买家付款后,就弃置账号。
如今各大平台对于这些行为都是“零容忍”态度,大家一定不要再抱着侥幸心理去做一些违规的操作。只有合规经营,开发优质的产品,才能长久经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