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发现自己或者是孩子二次感染后,应怎么办?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身边开始纷纷出现“二阳”患者,甚至不少人自己也不慎中招,抗原测出了两道杠。
事实上,针对此轮“二阳”趋势,钟南山院士就表示,基于seirs模型对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
需要注意的是,此轮“二阳”的主要流行毒株为XBB.1.16变异株,不但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避能力强,儿童感染后还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发痒、结膜炎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是之前感染中没有的。
另外,对于孩子和老年人而言,感染XBB.1.16变异株后也更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如肺炎),因此有娃家庭要格外重视,一旦孩子中招后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专家建议,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首先不要产生心理恐慌,如果测出抗原为阳性,证明还是传染性强的时期,此时建议居家休息,不要前往人群密集地方,同时应在密闭环境内需佩戴好口罩,降低传播风险。

虽说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二次感染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对于老年人和免疫脆弱人群来说,每次感染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詹少锋建议,在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要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接触,比如分餐吃饭,做好日常消毒等,降低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
“减少接触,也不是要把自己关在房间自我隔离。”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实施“乙类乙管”,从防控措施上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对于体内拥有抗体的人来说,少量接触一些病毒能更好地刺激免疫系统,让人体警惕新冠病毒的再次侵袭。
儿童专家提醒家长,有先天性心脏病、脑性瘫痪等基础性疾病的,以及5岁以下的小朋友是重点防护人群,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以及有基础病的孩子,如果测出新冠阳性,建议及时就医;3个月以上的小朋友,无其他基础病的,如果仅是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居家休息、补充营养,对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如果持续三天都高热不退,或是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则需要就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