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有网购经历的人,应该很少了。目前国内外有很多购物网站,比如淘宝,京东,拼多多,速卖通,亚马逊,EBAY,SHOPEE,WISH等等。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客户群,但是主要的模式都是,有人在上面卖货,有人在上面买货,然后这些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抽成并提供信用担保。亚马逊就是其中之一。
亚马逊这个平台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成立于1995年,一开始只卖书,后来基本什么都卖。2010前基本都是外国卖家在这个平台上销售产品(也有华侨)。外国卖家在中国批发了一批货,然后自己在平台上卖,作为一个中间商和零售商赚取利润。
2010年后,中国卖家在这个平台上慢慢多起来了,他们从1688这样的批发网站上批了货,问工厂要了产品图片,然后把图片传到亚马逊上,然后出单了后,从国内把订单寄给海外买家。
在大部分外贸企业都还在寻找海外零售商做批发生意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产品了,而且利润率相当可观。事实上现在炒作的比较厉害的无货源模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只要和工厂谈好,要求一件代发,拍点图,传到亚马逊上,出单了后把买家地址发给工厂,工厂就会替你打包发货。这个模式也被称为FBM,卖家自配送。
那时候就是亚马逊的黄金时期,因为国外人工,税费,汇率等因素。中国卖家在运营成本以及利润率上都非常有优势。在这个时间点入场的人,基本上都没少赚钱。
2013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中国卖家开始意识到他们和外国卖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物流时效性。
一个美国人,在亚马逊上购物,假如他选择中国卖家的产品,那他可能要等两周才能收到货;而选择美国本土卖家的话,他可能三五天就收到货了。物流时效性成为了大部分中国卖家的痛点。于是有胆子大的就开始尝试新的配送模式:FBA,由亚马逊仓库来配送订单。卖家需要将一定数量的货物送到亚马逊仓库里,然后出单后,将由亚马逊直接配送订单,同时亚马逊也会根据产品的体积,重量收取配送费和仓储费。
FBA的优势在于:配送时效快listing权重高;增加转化率;提高买家购物体验
FBA的劣质在于:运费相较于FBM要贵,同时需要先备货,对资金压力大;如果被封号下架后损失高
整体上来看有利有弊,但是大部分卖家都开始做FBA了,至少部分卖得好的产品会选择FBA模式。
2013年开始外贸行业开始慢慢有了亚马逊的声音,相较于2010年中国卖家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单品利润率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但是也形成了很多专门做亚马逊的电商公司,尤其是在深圳。有人依旧用以前的“无货源模式”做FBM,有人用FBA的方式做铺货,有人开始注册海外品牌做品牌卖家,也有人开始做跟卖。百花齐放,各自有各自的模式,大家都能或多或少的赚钱,甚至做到财务自由的也不少。
虽然以跨境电商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中国卖家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但是零售型外贸在当时国内也还算不上主流。
16-17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对于中国卖家来说。当时FBM以及铺货开始显出疲态,门槛低,竞争激烈,同行恶意竞争等等问题导致很多公司意识到这个模式没什么前途,需要转型了。而且有的工厂在给亚马逊供货的同时也萌生了自己在平台卖货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开始注重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产品开始自己开模设计而不是直接问工厂买公模产品,图片请模特拍摄而不是自己PS。很多非常强力的中国品牌卖家开始崛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ANKER,SHEIN等。
当然也有很多之前做FBM,做铺货的卖家也在寻求转型,但是做惯了铺货跟卖的人突然要转型做品牌,做设计,做研发,是很难的。尤其是这个模式对于资金的要求很高,之前习惯了做一单赚一单的人很难习惯先投入大几十万上百万,然后再慢慢回本的商业模式,于是他们想了一个新的方法:做培训商卖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