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总觉得中文说唱越来越“土”了?这也许是一种审美与话语权的下放。
众所周知hiphop文化最初是来自于黑人贫民窟的,说唱音乐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底层阶级的抗争史。hiphop从底层走向主流的过程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我的读者们应该早已耳熟能详。美国说唱经历了由底层向高处攀升的过程,但中文说唱却恰恰相反。
国内第一批接触hiphop文化的绝对不是底层人民,反而是精英阶层。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外hiphop音乐的大多都是留学生、外企员工、文艺产业工作者、海外侨胞这类社会中高产人士。我第一次听hiphop就是来自于北京上大学的表哥推荐,一首in3的《老师您好》让我无法自拔。包括国内第一批做说唱的rapper其实很多也是来自于高知家庭或小资阶级,相比之下中文hiphop初始受众起点是较高的,所以中文hiphop的发展是一个下沉的过程。

虽然几乎每个rapper都在标榜自己来自底层,但实际上hiphop音乐始终都是一二线城市青年的谈资,真正的底层人民根本不可能听什么hiphop。如果排除成都、北京、长沙、广州、西安、新疆这些说唱重镇,我们放眼国内的四五线城市,他们真的有hiphop吗?他们当地的年轻rapper真的能够拥有自己的受众吗?我认为是十分困难的。
hiphop在国内从始至终都不是底层文化,中文说唱更像是一个由上层阶级向下兼容的音乐类型。从最初的各种专业rapper掌握话语权,到现在的民间rapper一抓一大把,大学说唱cypher层出不穷…hiphop由上层听众引入然后逐渐向下渗透,我们现在总能听见人说hiphop越来越土了,可能原因也是在于中文说唱的下沉。
hiphop文化的下沉是坏事吗?我无法下定论。hiphop本身就是底层文化,如果过于跳脱群主基础是会失去其文化底蕴的,我接受hiphop文化被改进和过滤,但这必须建立在足够坚实的根源听众之上。hiphop音乐的下沉同时也是审美与话语权的下放,也许这会给予新生代更多的机会,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与其说这是中文说唱的下沉,不如说这是hiphop文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