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1月5号的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计划才退17000多名员工。之前meta,以及twitter也进行过大规模裁员,对于这些巨型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内大规模裁员呢?

公司大规模裁员,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首先肯定是他的经济效益不好的,那么国外的公司不像国内的公司,对于裁员这个问题会有很大的忌讳,或者顾虑。如果他的经济效益一旦出现了下滑或者是预期效益不好的话,他可能会直接采取裁员的措施,进而保障公司的基本运营。就像之前meta公司,因为怀孕的妇女在工作期间就收到了一份裁员邮件,继而直接就被辞退了。

当然了,与国内的变相的裁员不同,国外如果采取裁员的措施的话,一般的会有一笔很丰厚的补偿金。
那比如说,甲骨文在中国举行大裁员,裁员其实非常的吸引人眼球,因为甲骨文的裁员补偿方案根据签合同的时间可以获得n+6的赔偿,也就是说在职多少年补偿多少个月的工资,外加六个月的额外工资。
那么,有些公司甚至采取了n+7的一种补偿方式,比如说思科上海部门。这样的话,人均赔偿是非常丰厚的。

而国内很多公司,它很有可能是变相地逼着你自己主动离职,进而避免了这个补偿金的问题。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合规方面做得并不是非常好,很多企业甚至是超期使用试用期制度,或者是在于社保等方面做得并不好,有很多公司有很多劳动者跟我反映的是,他们公司几乎不会给员工缴纳社保,很多员工自己也并不想缴纳社保,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从公司多拿一点钱。

如果不巧我们在工作之余,碰巧被公司直接裁员了,那么这样的话,我一般的我们可以从公司那边拿到怎么样的一个补偿呢?我在这里可以跟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我们国家裁员一般的应当遵循什么样的一个程序,以及被裁员的员工可以拿到什么样的补偿?
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经济性裁员应当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标准,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呢?根据这条法律规定,需要裁员的人员20人以上或者是裁减不足20人,但是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是全体职工说明,听取意见和报告之后才可以进行裁员。

以上是进行裁员的基本条件,和门槛我们暂且不说这个门槛是不是真实的?或者是一定有用的,但至少这是法律给我们规定的一项权利。

那么裁员之后,我们可以拿到一个什么样的补偿呢?在这里,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劳动合同法第47条。这里就不跟大家叙述了。我们国家采取的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n+1,那么补偿金的n,这里的n是指经济补偿金中的工作年限,而n+1中的1指的是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通知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实际上,对于我们国家内陆一些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其实都不是很合规,如果面临裁员的话,一定要知道自己应得多少钱。如果公司不进行补偿的话,应当及时收集好证据,进行劳动仲裁。
关注我每天懂得一个法律小常识。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