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8 月 16th, 2025

7月18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了2023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SHEIN(希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仰天,米哈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蔡浩宇、黑湖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宇翔、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鉴智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单羿、RoboSense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能链智电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阳、易控智驾董事长张磊、斯坦德机器人总裁王永锟、保碧新能源董事长李文轩、与光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宇等40位中国顶尖的商业精英在列。

每个时代都需要“领军者”,《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被誉为“商业巨星的摇篮”。

作为每年一度的权威评选,《财富》榜单旨在挖掘中国最具潜力的年轻创业者和产业变革者。

《财富》认为,2023年,科技正在全面改变这个世界: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诸多生命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中国年轻的商业领袖们对创新充满渴望,他们既是科技变革的受益者,也是创新风险的承担者。”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去年上榜榜单的企业中,出海与破局是多数企业的标签,这种趋势代表了当时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中国创业者的破局思路;而今年,全球经济企稳,创业回归到了技术进化的本质。

“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依靠硬核科技的创业者们不断涌现,他们用其对科学的驾驭和创造,以及持续不断的再创造能力,使得他们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为之发生了颠覆式的进化。”

几年前,《财富》榜单上的商界精英还是字节跳动张一鸣、美团王兴,而今年则是齐碳科技白净卫、能链智电王阳、与光科技王宇,这些稍显陌生的名字,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商界的新兴力量。

新生代的精英力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的40位商界精英,几乎全部为首次获选。

此前,曾数届入选榜单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今年的榜单中落选。脱离了互联网大厂和主流的商业大佬,让今年的榜单显得更为“纯粹”。

“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商业领袖的评选,更是时代和产业变化的缩影。” 一位看过榜单的分析人士称,入选该榜单的商界精英,大多投身于新能源、新消费、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而这些产业正是如今最为活跃的赛道。

另外,这些“入榜者”尽管同为40岁以下精英,但相比以往却有更为年轻化的趋势。在所有40位入围者中,35岁及以下者占比多达50%,最小的仅为28岁。

28岁的何猷君,现任星竞威武董事长。2019年,他创立了深圳V5电竞俱乐部。次年12月,该俱乐部与武汉eStar电竞俱乐部合并,成立星竞威武。今年年初,星竞威武宣布完成对瑞典知名电竞俱乐部Ninjas in Pyjamas(简称NIP)的并购。

出身于港澳顶级财团的何猷君,一直关注着电竞和数字体育产业的发展,公司旗下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多个主流电竞项目。同时,星竞威武集团还聚焦于数字体育产业链建设,持续探索多元化业务布局。

与此同时,今年的榜单中,女性创业者成为稀缺的身影。

创业的艰难与近年来产业竞争的压力,考验着女性创业者的韧性。

能链智电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阳,便是此次榜单中的两位女性创业者之一。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王阳曾经是一名记者。在创业的过程中,王阳一直认为,能源行业是经济的底层,无论交通、物流,还是出行,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撑。她曾对媒体表示:“存量化石能源减排、增量新能源替换是中国交通能源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能链智电一直坚持的实践。”

能链智电作为新能源服务提供商,扮演了“行业连接器”的角色,2022年6月13日,能链智电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

而更多的是,连续创业者被发现,被看见。如拥有13年的移动机器人行业经验的木蚁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钱永强、未目科技创始人慈然、瓦特曼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谭胜虎等等。

这些新生代的商业精英,正带领着中国的创业者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

科技、智能与新能源

尽管以一年为评选单位,但是上榜者所在的行业,却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市场竞争如何残酷,创业者们却始终保持着超高的热情,在产业的浪潮中探索新的模式、新的赛道。

不同于过去几年新消费、互联网的盛行,2023年,科技正在全面改变这个世界: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诸多生命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

在今年的榜单中,智能成为被提及最多的词汇。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成为了榜单中提及最多的领域。

最近5年,是自动驾驶的爆发期,尤其是2022年以来,自动驾驶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进入到了收获期。在本次的榜单中,自动驾驶领域的专门企业就有两家。

速腾聚创便是其中的代表。速腾聚创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导者之一。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整合,目前速腾聚创已经取得21家汽车整车厂及52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预期订单,并已经交付了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

而自动驾驶硬件,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一环。在今年的榜单中,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企业被发掘,成为优秀创业者集聚的产业。

数据显示,在2022年的投融资市场,半导体、新能源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呈现逆势上涨的趋势,成为真正“小步快跑”的行业。

在本次的榜单中,也真实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上游的供应商领域,速腾聚创所聚焦的激光雷达产业,是如今智能汽车中的关键硬件材料;睦星科技专注的低功耗、高精度的北斗GNSS定位芯片研发,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等移动设备。

下游的设施建设尤其是充电桩及其服务的价值,也在本次榜单中得以体现。能链智电去年成功在美上市,是首家在美上市的充电服务商。作为一家平台型充电服务提供商,能链智电不断转型升级,除了提供充电服务外,已经发展成为一体化的光储充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充电站选址咨询、软硬件采购、EPC工程、运营运维、储能、光伏、虚拟电厂、自动充电机器人等。

此外,同为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易控智驾,是行业首家实现多车常态化安全员下车与24小时无人驾驶真实运营的矿山无人驾驶公司,逐步完善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实践。

“在如今的新能源产业大潮中,车是原点,但并非终点。由电动车的生产制造所引发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成为了资本和市场看好的新主场。”上述观察人士表示。

投资的无限机会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表示,时代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生产要素才能有重新组合的机会。

事实证明,只有冲突与竞争之中,才能看到机会。拥有前瞻性的目光和趋势判断,才能真正抓住机会。

“传统赛道寻龙头白马,景气成长找隐形冠军。”在本次的40位创业者所创立的企业与所在行业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提供服务、平台的公司成为主角,上下游的供应商也更具含金量。

即便是在新能源这一热门的产业赛道中,主角也不再是“蔚小理”这样的明星公司,而是他们背后的隐形冠军。

不同于其他赛道的成长性,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展现了在全球市场的领导性。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左右,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25.6%提升至32%左右。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65.2万台,同比增加69.8%。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消费、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各地方政府出台详细支持政策,为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持续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而榜单中的多家企业,也在展现着新能源产业的无限机会。

据天眼查显示,综合能源服务管理商保碧新能源自2022年成立以来,累计获超10亿元人民币投资,投资方包括保利资本、碧桂园创投、蔚来资本、钟鼎资本以及多家光伏产业头部企业。

此外,光谱芯片研发商与光科技刚刚成立3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投资,被随后收到由红杉中国、招商局创投、中美绿色基金等多家机构的数亿元融资;今年5月,新能源服务商能链智电在增发中,得到港澳财团的青睐,港股老牌上市公司中誉集团与郑裕彤长孙郑志刚参与投资。

在这份榜单中,让新能源赛道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只有抓住了这波新能源的浪潮,方能在投资的长跑中,抓住新风口。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