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谷歌旗下聊天机器人Bard推出更新版本,将向欧盟和巴西的更多用户开放Bard服务。据悉,这是该产品自今年2月发布以来最大规模的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Bard此次更新增添了对中文的支持,允许用户使用中文进行交流。同时,Bard还增加了阿拉伯语、德语、印地语和西班牙语等40多种语言支持。
此外,Bard还新增了图像分析功能,用户可以上传图片,并要求其提供有关图片的信息,或者要求它根据图片制作标题。
与ChatGPT一样,谷歌Bard是基于AI大模型的聊天机器人应用,其依托于谷歌的对话式应用语言模型LaMDA(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实现近似于真人的对话交互。
为了追赶OpenAI,谷歌于今年2月7日推出了Bard,可能由于准备仓促,Bard首次亮相就意外“翻车”,使其市值大跌。同时,由于微软必应接入ChatGPT,让业界认为谷歌已经明显落后于微软。
面对ChatGPT的火爆,各大科技企业均推出了AI大模型和对话式聊天机器人应用。然而,随着ChatGPT流量的下滑,业界已出现唱衰的声音,寻找新一波AI浪潮的呼声渐起。其中,全新的应用以及行业大模型将是新机会,已成为新的行业共识。
因此,谷歌想要在AI大模型上实现跨越,还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