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海外仓 OMS 和 WMS 的库存差异,OMS 库存的结构、变化说明和库存库龄等。OMS 库存的变化常常是高频事件,产品经理需要根据不同业务场景梳理库存变化的规则和逻辑,并以表格和流程图等形式进行清晰的传达,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和实现。
一、OMS 和 WMS 的库存区别前面提到过多次,海外仓的 OMS 是海外仓 WMS 的一个客户端,用户通过 OMS 可以向 WMS 推送作业单据和一些指令,WMS 作业完成之后会将数据更新反馈给 OMS。
无论是 OMS 还是 WMS,都存在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库存。
海外仓 OMS 的用户是电商卖家,而 WMS 的用户是海外仓的工作人员。对于电商卖家来说,它可能会同时使用多个仓库,例如美东仓、美西仓、英国仓等;但是对于海外仓的工作人员来说,每个仓库都是实际存在的,货物都是真实的放在仓库中的。
所以 OMS 看到的库存是多个实际仓库统计之后汇总的库存,而 WMS 看到的库存是实际在仓库中的库存。
一般来说海外仓 OMS 和 WMS 的库存是两套独立的体系,如果再加上跨境电商 ERP 的话,那么 ERP、OMS、WMS 就是三套独立的库存体系。三者互相有关联,但是都各自管理不同的维度和粒度的库存,发挥的作用不太一样。
OMS 库存和 WMS 库存的区别二、OMS 的库存结构
OMS 的库存从管理维度上,可以分成 SKU 库存、箱库存、FNSKU 库存。但是库存维度越多管理难度越大,所以建议大家尽量还是用 SKU 库存这个维度就够了。
SKU 库位维度中,比较重要的字段如下图所示:
OMS 的库存结构库存属性:一般是指正品或者次品,也有人称之为良品和不良品。对于仓库来说,正次品一般是会分开管理的,所以在库存的维度,也会用库存属性(正次品)来区分。
实际库存:也可以称之为 ” 总库存 “,是指在 OMS 层能看到的、能使用的总库存数量有多少。
锁定库存:也可以称之为 ” 分配库存 “,当 OMS 创建了出库单之后,为了防止不同的单据会抢占库存,所以按 ” 先到先得 ” 的逻辑提前锁定库存给对应的出库单,避免超发到 WMS。
可用库存:可以正常使用的库存,一般用于出库的时候判断出库数量是否小于等于可用数量。
在途库存:一般是指即将送到仓库的库存数量,当提交了入库单(采购入库、退货入库)到 WMS 的时候,就会增加对应的在途库存。
对于 OMS 来说,登录 OMS 的是单个货主,所以在库存查询的时候,不用特别指明货主是谁(因为货主就是自己)。但是可以指明具体是哪个仓库的库存,所以会有 ” 仓库 ” 这个字段。
OMS 的库存结构相对 WMS 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对 OMS 用户来说,并不需要关注那么多的库存细节。除了库存结构之外,产品经理还要关注一下库存流水的结构。
如下图所示:
OMS 的库存流水上图中的库存流水统计的粒度是 OMS 的 SKU 库存维度,可以看到在某个时间点,因为某个单据导致了库存增加或者减少,然后变化之后剩余的库存是多少。
但是有一些客户想要关注更细维度的库存变化流水,就会在 OMS 引入一个 ” 批次库存 ” 的概念,于是就会有一个批次库存流水的展示。
OMS 的批次库存流水批次库存流水和库存流水,主要的区别就是数据统计的粒度不一样,批次更加下钻了一层,更加精细。如果业务不需要这个维度的数据,也可以不做这一块的内容。
三、OMS 的库存变化说明
对于海外仓 OMS 而言,库存的增加和减少是很高频的事情。
作为产品经理,在设计相关的库存需求方案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常见的会引起库存变化的业务场景梳理出来,然后整理成表格,并且将对应的变化情况表达出来。在需求评审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晰地让研发理解其中的逻辑。
OMS 库存变化业务梳理如果觉得使用表格来不太好表达出业务流转过程中库存的变化细节,那么可以借助业务流程 + 库存变化注释说明来传达其中的逻辑,这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这里我以 ” 出库单 ” 为例,梳理了一份业务流程 + 库存变化注释的说明图,可以让不懂业务的朋友快速地了解其中的细节逻辑,研发看了直接含泪点赞。
OMS 出库业务中的库存变化示意图四、OMS 的批次库存和库龄
1. 批次库存
” 批次 ” 或者 ” 批次库存 ” 这个词在 WMS 中很常见,但是在 OMS 中可能见到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写这一块知识的文章太少了,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少有人去讲解这一块的内容。
对海外仓而已,盈利的来源主要有这么几个点:
尾程物流费用的差价,这个是最大的利润来源点。
库内操作的费用,为客户收货、上架、拣货、打包、装箱等都要收取对应的费用。
仓租费用,客户的货物放在仓库中,占用了仓库的固有资源,所以仓库要对此收费。
ERP 的批次库存一般用来计算批次成本,可以知道每个批次的成本大概是怎么样的,这里就是涉及到成本计价的方式。
常见的是这三类: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
由于本文是将海外仓 OMS 的,所以我们不对 ERP 的批次库存成本计价方式展开说明,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找相关资料看看。
海外仓 OMS 的批次库存一般是用来计算库龄,从而用来计算仓租的。因为海外仓收取客户仓租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梯度计价的方式。也就是在仓库中待得越久(库龄越大)的货物,仓租单价就会越贵,所以客户希望能尽早将自己的库龄大的货物发出去。
对于 WMS 的批次来说,由于 WMS 的拣货分配逻辑,不一定都是先进先出,有可能是先进后出,效期优先或者是指定批次出库。所以就会导致某个货品最早的批次迟迟没有发出去,从而触发了仓租的梯度计费,产生了高昂的仓租费用。简单理解,计算仓租的批次库存可以来源于 WMS 或者 OMS:
如果来源于 WMS,那么就做不到准确的先进先出,但是和实物的批次是一致的。这种方式对客户不利,对海外仓有利。
如果来源于 OMS,那么就可以做到准确的先进先出,因为 OMS 记录的是逻辑的批次,而 WMS 的实物批次不保持一致。这种方式对客户有利,但是对海外仓来说可能就有两套不一样的批次库存了。
库龄统计,可以在 OMS 端,也可以在 WMS 端。如果是仅仅为了计算仓租,那么建议放在 OMS 端会比较好,适用于梯度仓租计费的仓库,让利于用户,而且也比较简单。
但是如果是自营的仓库或者不太考虑梯度仓租的业务,那么建议在 WMS 侧统计批次库龄。
两者都可以,看业务的要求是什么。
2. 库龄
什么是库龄?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货物存放的天数或者时长。
这句简短的描述,有几个核心信息值得关注:
货物什么时候进来的?即起始日期是什么时候?
是什么时候统计的结果?即什么时候去统计库龄天数。
统计的粒度,一般要包含 “SKU+ 批次 “,即某个批次的 SKU 什么时候入库的,什么时候统计的结果。
如果想要向开发表达和阐述批次库存和库龄的关系,那么我推荐使用 ” 表格推演法 “。
如下图所示,通过 Excel 表格逐行推演,可以很具象化地向初次接触该业务的新手朋友解释相关的业务逻辑:
表格推演法解释库龄五、小结
OMS 的库存相关的逻辑稍微简单一些,主要是因为它统计的库存粒度比较粗糙,而且涉及到库存变化的业务也不是很多,本文已经将大多数高频遇到的场景都拆解出来了。
后续讲到 WMS 的库存模块的时候,相关的难度可能就会上一层楼了。所以希望读者朋友们打好基础,先搞定 OMS 的库存设计,后续再逐步进阶到 WMS 的库存设计。
专栏作家
维他命(Vitamin),微信公众号:PM 维他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 PHPer,做过在线教育类产品,也做过 5 年多的跨境供应链方向的产品,现任某跨境电商 ERP 的产品负责人。主要专注于 WMS/OMS/TMS/BMS/ERP 等领域,分享跨境和供应链相关的产品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