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曹玲娟
“最近大家讨论的都是一个话题,就是文学面对ChatGPT是灾难还是福音?也可能既不是灾难,也不是福音,就看怎么用。就像切菜的刀。应用它,首先了解它——”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广编专业学科带头人孙智华感慨。
人工智能ChatGPT的出现,被认为即将引发第四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这其中,文学居于怎样的位置又将如何发展?6月8日,“文学孵化与ChatGPT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市作家协会、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近30位作家、评论家、学者展开热议。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举办。
研讨会伊始,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开宗明义:“ChatGPT这样一个新的事物出生,让全世界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拿着笔或者敲着键盘写作的人们,首先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冲击。很多人都在思考它的深刻影响。我看到一种言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某种意义上也是传统的ChatGPT。这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有一些人产生了焦虑感,有一些人处之泰然,觉得人的东西不会被取代。这种两极化的心理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会产生什么影响?需要我们共同深入思考。”
“几年前,我加入北京一家公司的项目,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用ChatGPT2辅助写作,写了两个故事和一部中篇小说里的两个章节。当时写两三千字花了两三天时间,如果自己写,两三个小时就写完了,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似乎还比较遥远。可是谁也没有想到,ChatGPT4来了。依靠巨大的算力,忽然之间,模型有了神奇的能力。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转变为如何与模型共同进步。”作家小白分享亲身体验。
“我们没有必要争论ChatGPT到底能不能像人一样思考。ChatGPT生产的内容方式是一种拼凑。人类有一种自傲,认为人类才能创造,其实创造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太多神圣的光环。事实上我们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文化产品的创造,大部分情况下,创造者是少数,莎士比亚是少数,曹雪芹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继承,偶尔有所创新。如果我们对ChatGPT保持宽容和开放,并负责任地与它建立共同创作或者共同演进的关系,我们对何为人的创造性会有全新的认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认为。
“过去我们谈到技术、人工智能,人类存在一种敌对、戒备、不服气的状态,要与机器一比高下。随着多年来人机交互以后,人类‘学乖’了,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信,调节了自己的心态。”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谈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有研究者发现,鲁迅来上海之前的大量创作都能找到一种‘浅文本’,来自周作人的翻译。有人说,周作人的翻译滋养了鲁迅的创作,也就是说周作人成了鲁迅的ChatGPT。当然,这与科学技术毫无关系,只是比喻意义上的认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我们知道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元宇宙会不会来?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一定会来,因为它就是人的欲望+技术,这两个加起来力量太强大了。有人说,ChatGPT抢了元宇宙的风头,我觉得这是一个狭隘的观点。其实AI恰恰是给元宇宙补上了一块它最需要的拼图。原来那个元宇宙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缺少生命力,AI简直给元宇宙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很方便地生成大量的内容。总体来讲,这是一个虚拟化的趋势。我们如何应对新的技术趋势?八个字,不要硬扛、不要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