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9 月 11th, 2025

来源丨不良资产头条整理、投行圈子

4月24日晚间,泛海控股公告称:北京狮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已经资不抵债为由,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25日上午,深交所向泛海控股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通过破产重整进行逃废债、损害债权人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

“祸”起民生证券

千亿金控集团被申请重整

3月14日,泛海控股所持民生证券34.7亿股被公开拍卖,最终以无锡国联以91亿拿下,泛海控股被申请重整与民生证券有关。

泛海控股称,狮王资产与泛海控股在2020年11月签署《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意向协议》,约定狮王资产拟以现金方式受让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股份。按上述协议约定,意向协议签署后狮王资产支付拟付股份转让价款50%,待正式协议签署后已支付款项将作为部分转让价款,如无法完成交割,公司将向其返还已支付款项。意向协议签署后,狮王资产陆续支付了拟付股份转让价款50%合计1.361亿元(公司当时计入预收账款)。其后因公司持有民生证券的股份持续被司法冻结,不满足交割条件,双方未签署正式的股份转让协议,未办理股份交割。

2023年2月2日,泛海控股收到济南中院关于拍卖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347066.67万股的通知。2023年3月10日,公司获悉狮王资产向济南中院提出案外人异议申请,随后济南中院裁定不予支持申请人提出的排除执行异议,驳回了异议请求。2023年3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的347066.67万股民生证券股份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拍出,公司已无法配合申请人完成股份交割,构成违约。

3月16日,狮王资产向泛海控股发出《催款函》,要求泛海控股自收到《催款函》之日起3日内全额返还申请人已支付的1.361亿元股份转让价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及违约金。泛海控股在2023年3月17日向申请人回函,同意全额返还申请人已支付的1.361亿元股份转让价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和违约金。但因公司流动性不足,目前尚未还款。

泛海控股表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1条的相关规定,若法院依法受理狮王资产对公司重整的申请,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如果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深交所下发关注函

是否通过破产重整逃废债

针对泛海控股的公告,今天上午,深交所公告要求泛海控股说明以下问题:

一是说明狮王资产持有泛海控股债权的具体情况,包括产生原因、债权金额、偿付情况、履行了何种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等,核查并说明狮王资产是否与泛海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关联关系或可能造成利益倾斜的其他关系,其向法院提出预重整是否受前述相关主体指使,泛海控股是否存在通过破产重整进行逃废债、损害债权人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

二是截至目前,泛海控股暂未收到法院的相关通知,也未收到法院关于受理重整申请或启动预重整程序的文件。说明预重整和重整事项后续涉及的决策与审批程序,并就相关事项的不确定性进行充分风险提示。

三是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公告格式》中破产事项类第1号等规定,关注、核实相关事项,确认破产事项被法院受理是否存在障碍,若存在,说明障碍的具体情况及泛海控股拟采取的措施;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四是详细说明近期接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调研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

五是核查泛海控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是否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2000亿金控帝国已崩塌

泛海系,中国民营金控集团之一。其实控人卢志强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深潜的一头巨鳄”、“八大民营金融家”之一。早在2007年,他就以控制2609亿元的总市值,成为内地“市值第一人”,有人拿他比作“大陆李嘉诚”。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核心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亿元。集团涉足的产业涵盖金融服务、房地产及基础设施、科技服务与数据信息技术、电力、战略投资等多个领域,控股和投资了泛海控股、民生控股(000416.SZ)、中泛控股(00715.HK)、中国通海金融(00952.HK)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联想控股(03396.HK)等多家内地与中国香港上市公司。

2014年,泛海控股提出战略转型,重心向金融板块迁移,计划将公司打造成涵盖“房地产+金融+战略投资”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此后,泛海控股耗资数百亿元收购了相关金融牌照,陆续涉足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各类业态。

2020年1月13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泛海控股的行业分类由房地产正式变更为金融业。截至2021年,泛海控股资产总额为1800亿元。

但是从千亿资产到资不抵债,泛海控股只用了4年。

在金融与地产的加持下,泛海控股2015年业绩净利润大幅增长。但这种势头于2020年戛然而止。2020年,民生信托踩雷金凰珠宝造假案。当时波及多家信托公司,其中民生信托涉及金额高达41亿元。受此影响,当年泛海控股为之计提减值损失超过25亿元。

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贯彻,一批高杠杆房企开始接连暴雷,民生信托开始连续踩雷。2021年7月,民生信托关于宝能集团20亿元的信托计划出现实质违约。2021年11月,民生信托关于佳兆业的14亿元信托计划违约。

泛海控股“受累”民生信托,本质也是受累房地产。2020年-2021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2亿元、-112.55亿元。

2023年1月30日晚,泛海控股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70亿元至1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2.55亿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6亿元至-6亿元。

日前,泛海系内部开始追债,1月20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对卢志强及泛海控股、武汉中心公司和武汉中央公司发起诉讼。原因是泛海控股两家武汉地产开发公司,拖欠民生银行借款分别高达39.72亿元和30.46亿元,总计超过70亿。而卢志强和泛海控股是上述两家公司的担保人。但卢志强可是民生银行的发起设立人之一。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泛海为民生银行第六大股东,持有4.12%的股份。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