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15th, 2025

  本是为了情谊借钱给好友解燃眉之急,不料朋友借钱后却“一借不复还”。

  近日,蓝田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拖欠了近七年之久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王某与李某系朋友关系,2016年3月,李某称自己要购车,向王某借款20000元,后又以家中有急事向王某借款8000元,双方口头约定了还款期限及利息。但借款到期后,李某没有按照约定向王某还钱,经过多次索要未果后,王某将李某诉至法院。经审理后法院判决李某向王某偿还借款本金28000元及利息。然而判决生效后,李某仍然不履行还款义务,王某无奈之下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法官多次对李某的个人财产情况进行了网络查控及传统调查,但均未发现李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及财产线索,也无法查找到李某本人的下落,法官只能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23年4月初,王某向法官提供了李某抖音作品更新的信息,执行法官建议王某对李某的抖音账号进行关注,并留意作品看能否以此查找到李某的下落。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法官终于收到了李某在县城某个工地打工的消息。

  4月20日,执行法官在王某的指引下在工地找到李某并将其带到法院。李某称自己这几年一直发展的不顺利,手头不宽裕,所以一直迟迟未还钱,在知道王某为了2万多元把自己告到法院的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愿意再和王某联系。

  执行法官情理法交融对李某释法明理,告知其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面对多年来为案件奔波的执行法官和帮助过自己的昔日好友,李某对多年来逃避债务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时隔多年,两位老朋友再次相见,王某向李某倾诉了自己这几年为了要回借款所付出的艰辛,李某听后惭愧不已。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李某主动偿还了王某的全部借款和利息,双方相互谅解,握手言和,重拾友谊。

  诚信是立身之本。蓝田法院在此倡议: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引领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

  作者:朱永华

  编辑:刘一笑

  责编:郑黎波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