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妈妈因为4月份反复发生腹痛,做肠镜发现右半结肠有异常,CT后诊断结肠肝曲肠癌,累及浆膜层,周围脂肪间隙稍模糊,局部腹膜黏连。微创取右半结肠+大网膜标本病理活检结果是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病理学分期pT4aN1bMx。手术很成功,医生说手术很干净,建议做8次化疗辅助治疗一下。患者开始XELOX化疗方案,但是小浩昨天咨询王药师说他妈妈最近手掌出现明显不适和刺痛,是化疗药副作用吗?在王药师很多患者中,确实经常遇到这样的疑问,其实很多熟悉抗肿瘤药的药师马上就能判断出来,患者极可能是使用卡培他滨后发生了手足综合征。
什么是手足综合征?
手足综合症(HFS),也称掌跖痛性红斑/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PPE),是抗肿瘤化疗药氟尿嘧啶制剂,尤其是卡培他滨毒副作⽤的典型特征,其实在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和索拉菲尼中也有比较⾼的发⽣频率。⼿⾜综合征其实是一类⽪肤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尽管很多⽪肤症状不会直接威胁⽣命,但会导致患者⽣活质量的显著下降。
手足综合征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综合症常发⽣于⼿掌、脚掌部位,⽪肤出现⻆化增厚、硬结的现象。患者经常手掌-足底发红、感觉异常或四肢末端红斑,出现明显不适和刺痛。我们刚刚提到的几个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制剂和激酶抑制剂的⼿⾜综合征就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初始症状。
氟尿嘧啶制剂⼿⾜综合征的初始症状表现为:初期有麻⽊,刺痛的感觉,此时可能观察不到⽪肤变化。早期常⻅糜烂性红肿(红斑)。再发展后可⻅⽪肤表⾯变得更光泽,出现指纹消失的倾向,⾊素沉淀,之后感觉疼痛。再进⼀步发展,出现⻆化过度、脱屑、⻳裂、⽔泡、糜烂和溃疡。
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综合征的初始症状则为:表现为局部化、过度⻆化的特征。它以发红,过度⻆化,感觉异常和疼痛症状开始,发展后变化为⽔疱。
为什么这几种抗肿瘤药会发生手足综合征?
这几种抗肿瘤药引起⼿⾜综合征的机制尚不明确。⽬前推测,氟尿嘧啶的降解物质参与抑制⽪肤基底细胞的增殖,影响内分泌汗腺分泌。瑞戈非尼和索拉菲尼的结构相似,推测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干细胞因子的受体(c-KIT)后内分泌汗腺受损导致的发生。
使用这几种抗肿瘤药后什么时候会开始发生手足综合征?
⼤剂量使⽤氟尿嘧啶类制剂时更容易引发⼿⾜综合症,且症状更严重。出现症状所需时间的中位数:1级为57天(范围9-225天),2级以上为113天(范围39-379 天)。
在一项临床研究中,瑞戈非尼发生手足综合征,亚洲⽐欧美患者的发⽣频率更⾼,发症时间的中位数为15天,发⽣最⾼等级副作⽤的时间中位数为22天,多数出现在开始给药后的第 1-2 个疗程内。与氟尿嘧啶类制剂引发的⼿⾜综合征对⽐,激酶抑制剂具有发症后快速恶化的特征。
怎么应对这个不良反应?需要停药吗?
⽬前尚⽆治疗⼿⾜综合症的规范⽅法,以预防为主。⽪肤⼲燥会加剧⼿⾜综合征的⻆质层及表⽪细胞肥⼤、过度⻆化。对⽪肤的压迫、热量和摩擦等物理刺激也是危险因素。步⾏对⾜底造成的刺激更⼤,所以⾜底症状⽐⼿掌症状更容易出现。
在使用这几种抗肿瘤药治疗时,建议患者避免身体刺激,推荐患者在抗癌药物治疗前,使⽤具备⻆质软化作⽤的尿素或⽔杨酸软膏涂抹⼿掌、脚掌来保湿。每天分2-3次将软膏涂抹在⼿⾜,特别是⼲燥和变厚的⽪肤区域。如果已经出现⽪肤⻳裂,再⽤尿素类软膏可能引起疼痛,此时推荐使⽤肝素或凡⼠林软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穿宽松一点的衣服,需要非常注意避免手、脚的外伤,特别在治疗后最初的4-7天,避免剧烈运动和暴露于高温环境下。⼿脚的过分保暖、负重和摩擦可能会加剧症状,患者发生症状时尽量保持⼿脚处于空闲、安静状态。尽量回避长时间写字、拧瓶盖、拧抹布、长时间沾水、提重物等。
掌握如何应对⼿⾜综合征,特别是发生严重症状时,减少剂量或暂停抗癌药物的给药才能防⽌症状的恶化,合适的管理可以维持患者的⽣活质量,也不影响抗肿瘤治疗。有临床试验显示,使⽤卡培他滨治疗发⽣副反应时,适当停药或减少剂量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当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时,请务必联系主诊医师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