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作为顶尖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其在业务上的布局一向都是极其领先的,也发布了各式各样神器的黑科技。但是近年来,谷歌的远期战略正在收缩,近期的战线正在扩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谷歌曾经引以为豪的GoogleX, 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神奇项目,近期也正在收缩,将未来无法产生利润的黑科技项目纷纷砍掉。
2. 谷歌的研发正在收缩,原来每个谷歌员工可以申请利用20%的工作时间自主研发,但目前这个规定已经被取消了,要想进行自主研发需要经过CEO的同意,而这个门槛变得越来越高。
3. 近期战线已经扩张到了汽车、电信、医药和投资领域,而这些领域原来都不是谷歌的传统地盘,或许有的领域甚至是谷歌原先看不上的领域,现在也在稳步拓展。
从中可以看出,就连谷歌这种聚拢了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的公司都认为研发和创新的效率太低,变现太难,进而不得不调整自身战略,从而更加稳扎稳打。
那么谷歌调整的战略都有哪些呢?总结下来有八大战略方向:
1. 人工智能

今年10月份,谷歌的CEO宣布了谷歌的重大调整,以前强调一切都要移动化(因此开发了Android系统)。后来发现,搜索和才是贡献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人工智能在未来搜索上必不可少,因此现在调整为AI优先。
这一点其实用过苹果手机的朋友都深有体会,Apple的各类移动设备,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搭载了Siri系统,提供基于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入口服务,已经切入了搜索领域。谷歌若不尽快做出反应,未来的搜索老大的位置可能会被替代。毕竟,未来随着硬件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必然是搜索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语音识别肯定会是入口,毕竟当面对一个服务机器人的时候,最便捷的第一反应是与其交谈,直接通过对话获取信息而不是进行触屏点击。
目前,谷歌收购了大量与AI相关的公司,其中,谷歌大脑Google Brain是谷歌一支以来的核心策略。而DeepMind也非常活跃,通过人工智能帮助谷歌数据中心提升了15%的能源效率。
2. 云平台和企业服务

现在,云平台和企业服务的市场已经成熟。谷歌并购了已经上市的云服务公司Apigee。甚至不惜血本的把人工智能架设在云平台上,向第三方提供服务,欲借此同亚马逊和微软对抗。不过,虽然谷歌起步稍晚,仍然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但它的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谷歌今年拿下了苹果公司和著名音乐网站Spotify的云服务,所以士气大振,想成为美国云服务的第一阵营。
3. 消费类硬件与服务
谷歌的硬件好像一直都不太被关注,现在一直在手机和智能家居上着力。
4. AR/VR

谷歌之前在AR领域做了一系列的尝试,但都失败了,最著名的就是Google Project Glass,于2012年4月就发布,但一直都不瘟不火,因此在2015年1月谷歌就停止了谷歌眼镜的“探索者”项目。目前,谷歌并没有完全放弃AR的研发,但是在AR/VR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VR。其实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谷歌在短线项目上的发力。毕竟从现有的技术和变现能力上将,VR比AR要领先一些,更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不过我仍然期待Google后期推出的AR产品。
5. 通信和能源
谷歌做过一个Fiber光纤入户,耗资巨大,直接推动了美国网络服务价格的下降以及整体网速的提升。
之前谷歌曾宣称到2017年谷歌自己的数据中心和办公室将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来运作,即谷歌将率先使用自己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的成果,这方面笔者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6. 交通和物流

迄今为止,谷歌的自动驾驶已经投入了百亿美金,现在正在扩大试点。目前应该已经能够实现特定区域内的无人驾驶,安全系数也比较高。但是,目前大多数传统的车厂也在大量推出无人驾驶,那么届时谷歌到底是推出自己的谷歌汽车还是选择和其他车厂进行合作,这也是谷歌将要面临的选择难题。毕竟传统车厂有自身的制造优势,能够在技术成熟之后很快实现高质量量产,而互联网汽车企业就有天然的短板。即便是牛哄哄的特斯拉现在也只能小规模生产。
除此之外,谷歌还有一个产品叫做Wing,是无人机送货,谷歌正在积极地研究无人机送货服务,这一点上,谷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亚马逊。
7. 健康与数字医疗

健康和医疗领域永远都不会过时,谷歌目前在短线方面做了一个智能糖尿病检测的产品,但好像也不算很成熟。另外还有一些纳米诊断项目等等。但产品的盈利性还没有经过考验,不能算是现金流产品。在长线布局方面,谷歌做了一个叫Calico的公司,希望从基因角度解决长寿问题,未来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在这个基础上还希望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如果能够在基因上面进行修复的话,就能保证老年人也足够健康活跃。如果能实现,将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Google DeepMind也成立了健康部门,而且临时收购了Hark, 有一款临床任务管理软件app,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医院临床管理数据,给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笔者自己也在探索和布局医疗领域的体外诊断项目和数字化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有合适的项目和资源可以随时交流。
8. 金融技术
Fintech已经火了好一阵儿了,目前也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的应用,但人工智能化还稍显不足。不过,谷歌现在已经将炮火前移到保险技术中了,也就是Insurance Tech,这方面笔者觉得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如果国内有创业者关注并探索这个方向,我们也很希望能够与你取得联系。
总的来说,谷歌目前的战略还是以能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产生现金流的方向为主,找到利润最高的业务去做,改变世界或者说处于泡沫期暂时无法落地的领域逐渐砍去,变得更加务实。当然,这可能也跟谷歌去年换了新的CFO有关,新任的CFO是由原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CFO兼执行副总裁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接任,后者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方面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谷歌的战略方向。
不过,一般资本市场的巨头明星们的变动都会影响华尔街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重新认知,譬如亚马逊总裁Jeff Bezos就改变了华尔街对于企业的估值认知,他让华尔街的精英们相信即使不盈利但是有超强现金流的企业是极具价值的。那么谷歌在改变了它的科技战略重心之后呢?是否会触及华尔街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敏感神经?从而让大家都更加关注能够实际落地并产生现金和利润,对于目前出现巨亏但是却有无比震撼故事的独角兽们是否是个有力的警醒?对于我们投资机构的项目筛选方面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不论从行业的选取还是战略的安排方面。
笔者水平有限,如有任何错误或纰漏请随时指出。
欢迎各位行业精英们添加我的个人投资观察微信,一起探讨全球商业动态,发现最新的投资和创业机会,交流各自在行业内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