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通讯员邓腾燊、赵宁浙
受访者供图
为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广州市越秀区聚焦投资、产业、要素等六大市场环境,近日迭代推出“6.0改革方案”。六大项合共88项精准措施,重磅升级营商环境。

一是投资创业畅通无阻。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推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直接变更服务,支持同一集团管理的药企、商超、便利店依申请经营乙类非处方药,探索建立自主歇业登记制度,推行经营者直接变更服务,助力市场主体“接力发展”。全面推广“在线预约通关”,建立“日清机制”,推进企业资质备案“全程网办、全国通办”。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正常办理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升级打造越秀区“越揽众星”人才引育扶持体系,探索开展“一区一品”“羊帆100”“一链百星”创新引育举措,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库,为在越秀创新创业的湾区青年提供指导。打造区域企业家联盟,搭建“政企”“企企”沟通平台,帮助就近获得商业讯息,降低企业获客成本,畅通区域内外经济循环。
二是要素支撑降负强基。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环市东—中华广场、东山口—新河浦等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高端商务楼宇建设和老旧商务楼宇改造提升,提升存量空间资源利用水平。持续推广“信易贷”等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在街道试行配备“信贷专员”,在服装、美妆等重点行业复制推广“越商贷(海味贷)”典型经验。探索建立“线上+线下”金融驿站,开展多层次、多样化银企对接活动和对接匹配服务。复制推广“信用+供电服务”成功经验,在自来水、燃气领域探索打造“信用+供水”“信用+供气”公共服务报装试点,用公共信用报告(无违法失信记录)和信用承诺替代相关证明材料,设立水电气专窗窗口,实现供水、供电、供气业务“一窗通办”。
三是政务服务智慧高效。做优“艾小越”“越秀商家”“免证办”“云勘查”“跨域通办”等服务产品,推行企业迁入“一网申请、在线审批”。创新打造党群“智税圈”,在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少于10个智税服务站点。持续探索“信用+政务服务”,深化“越税信用1+3”纳税信用提升行动计划,将信用分级分类结果嵌入越秀区综合受理系统政策兑现业务,支持以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作为政务审批辅助审核材料。深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街区建设,持续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结合区域特色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咨询”“代跑代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产业发展创新集聚。推动海珠广场文化金融商务区与广州民间金融街一体联动发展,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协同发展工程,鼓励开展金融保险创新。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推进医技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及营销等机构集聚,引入或培育15家优质生命健康企业,新打造3个生命健康产业特色园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信用服务产业(越秀)基地建设,加速信用产品创新研发应用,拓宽信用走廊、诚信商圈等应用覆盖。稳步推进北京路步行街南延至珠江工作,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积极引进国际一流“龙头”知名品牌。发挥设计行业龙头集聚优势,引入规划设计和建筑业等产业链条上下游优质企业,搭建设计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努力建成在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产业高地。
五是法制监管公平公正。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应用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合理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完善“工作室+调解点+服务站”全方位诉源治理调解模式,探索为港澳企业和港澳籍人士提供在穗投资创业司法服务,加大港澳调解员介入力度,为企业提供国际商事调解服务。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加大在线诉讼探索力度,完善诉讼业务网络全办理模式,推行简案速裁、线上办案,实现“繁简分流”。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进行查控,分段进行财产循环四查,提高财产查控成效。
六是绿色发展多元参与。试点建设北京路绿色商圈,探索在北京路等重点商圈开展能效摸查,根据商圈现状,从建筑规模、资源利用、能效水平、绿色创新等多方面多层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打造评价结果可视化场景,持续推进能耗计量监测和节能改造,促进商圈提升用能管理水平。创新打造越“碳”云讲堂,每月围绕“双碳”政策解读、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节能改造等绿色低碳领域的不同主题开展线上直播宣讲,向社会各界展示绿色发展示范样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施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