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9 月 25th, 2025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于晗

近期,ChatGPT等工具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已有部分企业员工使用ChatGPT等工具开展工作。但是,此类智能化工具也暴露出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在海外,已有多国宣布禁用ChatGPT,国内有关部门亦注意到相关风险。

4月1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为有效应对风险、保护客户隐私、维护数据安全、提升支付清算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根据法律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行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依法依规使用。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要遵守所在地区的网络使用规定,正确认识ChatGPT等工具的机遇和风险,全面评估使用ChatGPT等工具处理工作内容的风险,依法合规使用ChatGPT等工具。

二是不上传关键敏感信息。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上传国家及金融行业涉密文件及数据、本公司非公开的材料及数据、客户资料、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或系统的核心代码等。

三是会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和引导。会员单位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内控管理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和数据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及支付清算行业安全。

记者注意到,由于涉嫌“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近来,欧美多个国家已宣布禁用ChatGPT;同时,有国家已着手对有关开发企业进行调查。

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使用ChatGPT,限制ChatGPT的开发公司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并开始立案调查。

继意大利之后,4月3日,德国《商报》援引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的话称,出于对数据安全保护的考虑,德国可能会效仿意大利,暂时禁用ChatGPT。日前,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亦向科技公司发出警告,不要使用个人信息来开发聊天机器人

4月4日,加拿大联邦隐私监管机构宣布,已经对开发ChatGPT的美国公司OpenAI展开调查,因为该公司涉嫌“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新海表示,AI的应用将会涉及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如何让AI应用被社会大众所信任将是一个基本问题。包括个人隐私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都需要得到完善的解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