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9 月 26th, 2025

来 源: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 辑:chokst

排 版:大月亮

以往人们对AI领域还有不少质疑,比如距离普通人太遥远、上手使用门槛极高等等。但ChatGPT出现以后,一举把咱们对AI那几大关键质疑给打破了。首先是易用性,虽然ChatGPT听着很高大上,但用户体验却无比接地气。官方最早是把它做成了“聊天机器人”,并免费公开给网友使用。

图源:OpenAI用户只需把想知道的问题发过去,ChatGPT很快就能从数据库中提取并算出“答案”。尽管很多时候,ChatGPT都在扯“正确的废话”。但在写代码、提炼文章摘要和分析数据等方面,它都能完成得相当出色。其次是硬实力,ChatGPT的算法模型已拥有1750亿参数,数据量也达到45TB,恐怖如斯。

小雷感觉ChatGPT再迭代两个版本,就能达到钢铁侠“贾维斯”助理的五分之一水平了…

而ChatGPT联网以后,威力有多猛,估计不少小伙伴都从NewBing那体验到了。它的出现,甚至威胁到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地位。以前互联网啥都有,但需要咱们自己去找。现在呢?ChatGPT联网后,能把搜索引擎的信息,通过算法搜索和整合后,把答案输出给我们。用户无需再受搜索折磨,AI会从提取生成的答案中获取有效信息,而且输出的文字逻辑自然流畅,体验颇好。

图源:NewBing这也让很多网友,想快点上手,体验一番AI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但要我说啊,这种事儿还真不能急,我们的FOMO情绪越重,就越容易被山寨割韭菜。

正版刚落地不久

山寨便接踵而至

ChatGPT虽然很强,但咱们自己的“ChatGPT”,并没有迟到太久。像是百度的文心一言,还有阿里的通义千问,如今都推出了市场,供用户使用和测试。甚至在中文领域的表现上,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还能反将一军。再给点时间,让它们迭代一两个版本,表现应该会让咱们刮目相待。

图源:文心一言

不过小雷发现,在文心一言稳健发育的时候,很多急着割韭菜的“开发者”也坐不住了。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第三方“文心一言”App。从LOGO到文案介绍,都和正版别无二致。再配上有模有样的图片展示,让很多网友们以为,这就是百度官方推出的文心一言App。

图源:Yahoo可是问题来了。目前百度文心一言只开放了网页版测试,且处于WaitList阶段,并非人人都能用上,API接口也只提供给企业。那App Store和各种应用商店上,所出现的“文心一言”,又是从何而来呢?是有特殊权限,获取了百度授权的企业API接口吗?还是用模拟网页提问,再返回答案给App的形式,来实现App内的智能对答?

图源:App Store只要实际上手体验一番,就能揭开这些“文心一言”App的真面目。今天,每日经济新闻就对几个排在App Store的文心一言,进行了全方位拷打。最终事实证明,打着“文心一言”旗号的软件,全是挂羊头卖狗肉,只为蹭热度来割大众韭菜。比如这款山寨App,记者问它到底是谁,AI则很实诚回答道:“我是ChatGPT – 4”。再问它与百度有何关系,它也进行正义切割,表示自己是OpenAI公司研发的。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拷打到此处,真相呼之欲出。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文心一言”App,背地里清一色是ChatGPT套壳。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放眼整个AIGC领域,目前也就ChatGPT开放了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调用其能力。说白了,也没其他家的大模型能给山寨App套壳了…

当然啦,原版ChatGPT的体验也不错。倘若这类App不收费,或者免费额度遵循原版,某程度上也算是造福大众了。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能割的韭菜,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和此前某些公众号接入ChatGPT的操作一样,多个“文心一言”App在提问几次后,就会提示付费,图穷匕见。再看一眼价格,小雷人都傻了,周会员18元,月会员38元,年会员198元。图源:App store作为对比,原版gpt-3.5-turbo接口还是按量收费的,可谓十分良心。每1000个token(大概750个词),收费才0.002美元。 所以,应用商店那些“文心一言”App是啥情况,大伙懂的都懂喽。图源:OpenAI拿着GPT接口,套个文心一言的皮,骗一骗对AIGC了解不深的网友,无疑当下是最简单的赚钱方式之一。只是百度这波多少有点无辜,有些网友看到收费颇高,就转头骂文心一言割韭菜。实际上,文心一言现在还处于灰度内测阶段呢,而且各项功能是免费的。虽然综合能力是比ChatGPT差点儿,但真不至于被扣上割韭菜的帽子…眼看山寨套壳App横行,百度也忍不住了,直接发出官方声明,表示市面上所有文心一言收费App都是假的。图源:百度公众号随后还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向苹果发起诉讼。图源:百度公众号有小伙伴可能很纳闷,为啥是不正当竞争,而不是商标侵权?很简单,百度的文心一言商标,目前还在走申请流程。事实上呢,文心一言也确实是百度自研的AI大预言模型,最终肯定能把商标注册下来。图源:知乎@趟Jolly可能又有人会问,为什么起诉的是苹果,而不是那些个人开发者?这个也很好理解,App Store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文心一言”App。假如逐个找开发者麻烦,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从源头遏制住山寨。而且本质上来说,还是苹果对应用审核不到位,才导致的山寨软件泛滥。话说,App Store也不是第一天出幺蛾子了,以前还经常能搜到黄色软件呢。

似曾相识的割韭菜路子

说实话啊,看着这套皮卖高价的操作,小雷总觉得很熟悉。想当初,ChatGPT刚面世时,也经历过类似的混沌阶段。有人把这AI接入微信公众号,收取高额使用费,无线提问次数甚至收费999元/年。属实是秦始皇绕柱,赢麻了。图源:电商报把时间再往前倒一点,回到北斗卫星还是超级大热点的时期。一些代码能力弱鸡的开发者,便利用这波热度,做了个“北斗地图”App。然而小雷当时实测吐槽过,所谓的“北斗地图”导航App,就是个山寨玩意儿。接口上,用的是百度和高德的免费API接口,然而开局就收20元导航服务费。图源:网络名头上,还蹭着免费给大众提供导航服务的北斗,方方面面都突出厚颜无耻。

你看,这种蹭热点做山寨App的操作,是不是和文心一言App如出一辙?

至于套路为何屡试不爽,我觉得还是利用了大众的FOMO情绪。也就是,害怕错过新技术和新热点。今年以来,AI发展真的太快了,特别是AIGC领域,绘图、编程和文案都成了AI信手拈来的活儿。加上很多自媒体大肆渲染,说什么“再不跟上你就要失业啦!”。把网友们整得贼焦虑,巴不得原地挤上AIGC这趟车。但大伙有没有想过,他们制造这波焦虑是为了啥?不还是为了赚你们口袋里的钱,整得好像不掏钱进他们的社群,未来就赚不到钱一样。图源:网络说白了,就是掌握信息差的那群人,一边在制造焦虑,一边在割韭菜。图源:淘宝小雷觉得吧,虽然ChatGPT很强,它也有着颠覆生产力的美好愿景。但真没必要吹得天花乱坠。大企业是能接入ChatGPT和文心一言这类语言大模型,来提高创作效率和智能客服使用率。但这玩意儿目前对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担任信息整合和辅助搜索的工具角色。比如小雷现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上NewBing来辅助搜索信息,用文心一言来生成封面和配图。至于上手即变现这种好事,我觉得还是三思而后行。换个角度来想,他们要是真靠AI赚到大钱,还用得着开班收费拉社群吗…·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