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雷科技互联网组
编 辑:chokst
排 版:大月亮
以往人们对AI领域还有不少质疑,比如距离普通人太遥远、上手使用门槛极高等等。但ChatGPT出现以后,一举把咱们对AI那几大关键质疑给打破了。首先是易用性,虽然ChatGPT听着很高大上,但用户体验却无比接地气。官方最早是把它做成了“聊天机器人”,并免费公开给网友使用。小雷感觉ChatGPT再迭代两个版本,就能达到钢铁侠“贾维斯”助理的五分之一水平了…

正版刚落地不久
山寨便接踵而至
ChatGPT虽然很强,但咱们自己的“ChatGPT”,并没有迟到太久。像是百度的文心一言,还有阿里的通义千问,如今都推出了市场,供用户使用和测试。甚至在中文领域的表现上,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还能反将一军。再给点时间,让它们迭代一两个版本,表现应该会让咱们刮目相待。不过小雷发现,在文心一言稳健发育的时候,很多急着割韭菜的“开发者”也坐不住了。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第三方“文心一言”App。从LOGO到文案介绍,都和正版别无二致。再配上有模有样的图片展示,让很多网友们以为,这就是百度官方推出的文心一言App。似曾相识的割韭菜路子
说实话啊,看着这套皮卖高价的操作,小雷总觉得很熟悉。想当初,ChatGPT刚面世时,也经历过类似的混沌阶段。有人把这AI接入微信公众号,收取高额使用费,无线提问次数甚至收费999元/年。属实是秦始皇绕柱,赢麻了。图源:电商报把时间再往前倒一点,回到北斗卫星还是超级大热点的时期。一些代码能力弱鸡的开发者,便利用这波热度,做了个“北斗地图”App。然而小雷当时实测吐槽过,所谓的“北斗地图”导航App,就是个山寨玩意儿。接口上,用的是百度和高德的免费API接口,然而开局就收20元导航服务费。图源:网络名头上,还蹭着免费给大众提供导航服务的北斗,方方面面都突出厚颜无耻。你看,这种蹭热点做山寨App的操作,是不是和文心一言App如出一辙?
至于套路为何屡试不爽,我觉得还是利用了大众的FOMO情绪。也就是,害怕错过新技术和新热点。今年以来,AI发展真的太快了,特别是AIGC领域,绘图、编程和文案都成了AI信手拈来的活儿。加上很多自媒体大肆渲染,说什么“再不跟上你就要失业啦!”。把网友们整得贼焦虑,巴不得原地挤上AIGC这趟车。但大伙有没有想过,他们制造这波焦虑是为了啥?不还是为了赚你们口袋里的钱,整得好像不掏钱进他们的社群,未来就赚不到钱一样。图源:网络说白了,就是掌握信息差的那群人,一边在制造焦虑,一边在割韭菜。图源:淘宝小雷觉得吧,虽然ChatGPT很强,它也有着颠覆生产力的美好愿景。但真没必要吹得天花乱坠。大企业是能接入ChatGPT和文心一言这类语言大模型,来提高创作效率和智能客服使用率。但这玩意儿目前对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担任信息整合和辅助搜索的工具角色。比如小雷现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上NewBing来辅助搜索信息,用文心一言来生成封面和配图。至于上手即变现这种好事,我觉得还是三思而后行。换个角度来想,他们要是真靠AI赚到大钱,还用得着开班收费拉社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