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汤高峰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当张家欣、张慧欣两姐妹哼起这首歌曲时就显得特别动情、特别温馨。4月初,当湖口县社会救助中心主任骆爱龙再次来到她们家时,她们姐妹俩已住进改造后的“爱心小屋”,独立的卧室、个性化的设计、漂亮的书桌、明亮的灯光,还有她们姐妹俩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让工作人员更加深切地感到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据了解,这两姐妹是湖口县大垅乡大垅村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妹妹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全家开支仅由母亲一人务工支撑,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一直以来家里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上学后两姐妹只能趴在床上写作业。但在困难面前,两姐妹仍保持乐观的心态,勤奋好学,在学习上连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此次通过该县的“梦想改造+”社会救助项目,终于圆了“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梦想。
据悉,去年5月以来,湖口县民政局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通过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梦想改造+”社会救助项目,重点采取“物质救助+精神关爱”相结合的救助模式,首批选定了10户13名低保家庭中的困难学子打造“爱心小屋”,作为创新实施“物质救助+精神关爱”社会救助模式的重要一环。该项目的启动资金17万元由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出资,“梦想改造+”对象由湖口县民政局根据低保家庭实际情况选定,并制定一家一方案的改造和关爱计划。截至目前,首批10户困难家庭的学子全部住进了改造后的“爱心小屋”并实施关爱计划。
据了解,湖口县实施的“梦想改造+”社会救助项目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改善环境、学业辅助、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内容,实施中通过组织志愿者长期与困境青少年开展精神关怀服务来实现“物质救助+精神关爱”的社会救助目的,以此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