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米供应链金融总经理岳凯在2020(第四届)人大商学院科技金融与产业金融创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实录。

谢谢,有机会来中国人民大学与大家分享。讲疫情下的供应链金融,我觉得还真的挺适合我,因为我春节后大年初二就上班了。为什么呢?因为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当时挺大的。当时电子消费品行业在疫情冲击下面临不少问题。但是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现在发展的很好。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化,如何通过数字金融助力实体产业的降本增效。
小米集团成立于2010年,到今天为止十年,这十年是什么样的十年?其实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把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数字化,然后通过把个人生活数字化以后,让个人可以获得无与伦比的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十年。

为什么大家现在随便动动手机就可以在银行贷款?因为大数据让你的社会生活彻底数字化了。为什么现在企业不能呢?因为企业还没有像我们个人一样通过数字化把个人进行标签化、具象化。所以,未来十年一定会是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十年,为什么?因为产业数字化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这是一个年销售收入200亿的企业,下游总共有几万家,每天跟下游几万家客户签合同,就是右下角的这种合同。这种合同怎么管理?只能在全国雇几千人建线下团队管理这些下游的客户。下游客户有个性化需求怎么办?通过微信不停沟通。下订单,如何管理订单呢?Excel表来管理。但连各个客户到底把钱收回来没有都搞不清楚,经常账对不清楚,所以大量工作都是在对账。中国大量企业其实都是这种现状。
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其实讲了有五年了,产业数字化推动起来归根结底我们认为是三个原因:
1. 产业数字化跟个人数字化不一样的地方。产业数字化是有成本的,想把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串起来,必然有各种设备和硬件投入,硬件都是要钱的。中小企业本来连生产经营的钱都融资难、融资贵,再让他投资金买硬件,怎么可能呢?
2. 产业数字化需要的硬件生产成本太高了。冷库里用的温度传感器,以前中国没有这个技术,从国外、欧洲进口一个传感器需要700块钱,要改造一个冷库,你的投入可能是几百万上千万。但是,随着国产化替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国现在国产的温湿度传感器一个只需要69块钱,直接把产业数字化的成本降了90%。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大幅压降,使得产业数字化在未来几年会加速进行。
3. 没有这场疫情,可能产业数字化进程不会这么快。有了这场疫情,很多传统企业会发现不数字化都不行了。

给大家举一个疫情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现状。大年初一、初二开始大家都慌了,买不到物料,必须拼命囤。我知道一家企业拼命地囤了,整个生产需要2000多种物料,囤了1900多种,花了几亿,但是有50种物料买不到,致使1900多种物料完全浪费在仓库里面,然后想方设法再去进那50种物料。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因为没有上相应的系统。这家企业马上在进料快速生产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因为没有产业数字化,所以拉不通物流信息,导致大量成品堆积在不同的仓库里面,到最后有些仓库有货,但是没有车给他运,有些仓库有车没有货,所以导致大规模的浪费。
所以,这次疫情以后,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都意识到了必须数字化,不数字化根本就扛不了这种大的危机。所以,这次疫情反而推动了很多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
我们觉得,未来几年时间必然会有大量的传统行业从原来用人去管理仓库、管理生产设备,快速地变成自动化产线和自动化的管理流程。可能未来一年都会走前面三五年的路,这个增长速度使我们极为有信心。
再放大一些时间,在未来十年,随着“5G+万物互联”的技术越来越进步,成本越来越低,必然会推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的生产经营数字化。那么,生产经营大量的数字最后会转换成信用,然后信用就会助推产业金融的数字化和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


我们一直在产业数字化领域进行尝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小米集团是一家拥有数条产业链的互联网制造型企业,我们同时有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智能家居等多条产业链,这些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产业运营经验。所以,我们知道痛点、有机会进行一些数字化的改造。

第二,数字化改造就需要硬件。这几年小米在产业端投资了不少工业自动化项目。前两天在小米十周年时候,雷总也提出了小米要做“制造的制造”,帮助传统的制造业去完成数字化转型。所以,我们自己先做一个无人工厂。我们在亦庄的无人工厂可以黑灯运行。
所以,我们先把电子消费行业最高端、最精密的行业做成全产业数字化的产线,然后再去推动传统行业和其他制造行业的产业数字化。我们会当大家背后的那个“制造的制造”。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小米产业金融就是服务于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所以我们也积累了很多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化的一些案例分享给大家。
当时我们就在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小企业跟大企业之间总是觉得交易不公平、不匹配,归根到底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觉得还是因为让银行,让核心企业了解中小企业的成本太高了。前一段时间我跟一家银行在沟通,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对,他说他特别愿意做小微企业,做小微企业现在是“名利双收”的事,但是他说放一个亿的大企业贷款,一两个客户经理就够了,把这一个亿的贷款资金放在中小企业可能需要放100多户,两三百户,需要几十个客户经理,然后线下去尽调,成本太高。

给大家举一个真实案例,包括所有在座学员想想,你是一个银行,当有一家这样的企业,你敢不敢把钱给他。这个企业自主研发最高125000转/分钟高速无刷马达,这是中国在这方面的骄傲。但是一个不幸的现实,作为一个中小企业,他的年销售收入只有200万。所以,他当时去银行说我想贷一笔款,银行说必须房产抵押。他找供货商说,你给我供货,我有好的技术,供货商说,我又不了解你,怎么敢支持你。一些企业突破了一项技术,他能拿到京东也好,还是小米也好,给他一个那么大的订单,这时候是一家企业最幸福的时候,我有订单了,可以把我很厉害的技术商用化了。但是,也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没钱生产出来。

所以,所有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缺钱都不是在形成应收账款的时候,应收账款保理有很大作用,但又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产品。所有企业缺钱都是在获得订单的时候没钱生产。这个时候银行往往不敢给他融资,为什么?怕钱又被挪用了,拿了钱以后不去生产,或者生产不出来怎么办,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卖不出去不还钱怎么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对这些小微企业我们不懂、不熟,我们控制不了,他每天的生产运营没有数字化。如果每天透明地站在你面前,你当然敢给他贷款。
所以,我们还是先不要只想着如何给这些企业贷款,而是先想办法给他把所有的线下的碎片化的信息变成线上的信用,然后把这些信息整合完了之后传递给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能看懂,自然就敢给他融资了。所以,当时我们就在想,怎么进行产业数字化,怎么把中小企业离散的信息整合整合,但大家立即就发现,成本好高。那么多信息,一个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么多的东西。当时我们还在说,运输过程中总得雇GPS,总得监控他的车,车在路上翻了怎么办?驾驶员在中间卸货的时候偷了20台怎么办?我们说如果按这个角度分析,中小企业永远也数字化不了。我们还是看看一个像刚才生产电机的企业到底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我们把最重要的指标先进行线上化和数字化,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多指标,就十几项,我不管你是生产水杯的,还是生产麦克风的,最重要的就是谁给你下订单,给你下了多少订单,下完订单以后,你需要采购什么物料去生产它,你需要找谁去生产,能不能生产出来,最终你通过什么物流企业运到哪个仓库,最终销售出去。

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个软件,我们做了一个Excel表一键上传的功能,不管谁下的订单,还是纸质的,把所有线下离散信息全部一键上传到系统,我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帮你做出来一整套完整的信息流。我为什么能干?因为我知道生产什么需要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我就把它从订单阶段到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生产,到仓储物流,到销售,这些离散的每个环节变成了完善的、完整的一条数字链条,然后去推给银行,推给我的合作伙伴。银行合作伙伴就把订单融资、存货质押,到最后的应收账款保理组合到一起,为这些企业提供全链条的产品组合。
我们到今天为止已经服务了2726家企业了,最短的融资期限只有一天,也就是当天需要钱的时候,系统就自动放了,第二天下游给他回款,自动就还了,最小的一笔融资只有2800块钱,严格的按照订单需求定向支付采购物料。
所以,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化,能不能帮这些企业更多的做些什么呢?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自己ERP也没有,什么系统也没有,干脆我们就把我刚才的系统继续升级,我帮他去管理他的整个生产经营,然后全部的物流信息,给他做出来一个BI系统,让这些小老板也拥有一套ERP和管理工具。当时我们做完以后,一个老板直接告诉我们说,能不能把这个系统多给我们设点操作员号,说想开放给上下游,说销售渠道商每天看到我销售多少进料情况,就有信心,不断进货帮我卖东西了,我的供货商看到我每天拼命在生产、销售,就敢给我留产能了,供货了。我觉得真的挺有意思。就是通过产业数字化,除了金融其实帮助他形成了新的产业链交易关系,就是我作为一个中小企业,我是一个善良的企业,我也不偷税漏税,把所有数据摆在合作伙伴面前,合作伙伴自然就有信心了。

最终,我们现在的颗粒度越来越精细,从最早十几个字段,现在字段越来越多,他的质检,各种东西我们都要开始帮他们做,这个系统会越来越丰富,当然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秉承着这套系统是全部面对中小企业的。
这套东西怎么走出电子行业?很多人说小米在电子行业,大家都不会怀疑,你一定能把产业数字化做成。那走出这个行业怎么办?当时我们就走到了其他行业。走到其他行业方法很简单,我有硬件技术,我有全套的打法和积累经验,我就跟其他行业的核心企业,其他行业的核心平台去合作。比如说,冷链行业,我们把我们的IoT技术,用我们的打法和冷链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在天津进行了落地;比如说,我们跟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也把玻璃行业的整个生产信息全面穿透,在浙江也实现了相应的突破。我们现在在化工行业、成品油行业、物流行业也都在进行探索。

最终我们就是想依托在电子行业这个高维度,把经验,把所有的打法全部积累下来以后,结合到其他的传统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的朋友和核心企业一起,推动其他传统行业的数字化和数字金融化改变,然后创新的路径。我们的梦想还是产业数字化,通过产业数字助力新的金融产品结构和新的交易关系,最终帮助中国的实体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全面的降本增效。
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2020级P7班 陈畅、范克俭
编辑:MBA项目中心
2020论坛相关内容
1. 2020人大商学院科技金融与产业金融创新论坛暨MBA项目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召开
6. 与顾问委员对话 l 高校与企业在理论、实践合作中实现共赢
8. 廖文剑:产业互联网与金融资本双轮驱动,打造产业链平台型总部经济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MBS-MBA